捧读于永正先生的《教海漫记》时,看到书皮封面是一幅雪景图,一位穿蓑戴笠之士独自泛舟游于江渚之上,两岸高山已落雪成峰,飞鸟集群随雪南飞,山间云雾缭绕,画面清冷静美。我感觉于永正先生正如这位蓑笠翁,独行天地间,葆有高洁的教育情操。
此书于1999年首版,距今25年。于永正先生于2017年去世,我有幸成为他跨越生命的读者,感恩先生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我们,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教海漫记》首篇文章名为《露一手》,记录了于永正先生初为人师时不被学生信服后,他通过音乐课上弹风琴,队会课上画雷锋画像,教学生唱豫剧、写美术字、吹口琴,为学生演奏京胡、唱京戏,渐渐地深受学生爱戴的故事。“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于永正先生说。
于永正先生的小学老师叫张敬斋,他曾回忆道:“张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朗读好,画画好,京戏、二胡更好,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态度好。”看来,于永正先生正是这位张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现实翻版,正因为有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学生才会成为更优秀的人。
同样言传身教的小学老师,还有他们。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自二十岁中了秀才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应试,而是坐馆授徒,从此便是六十年。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便很能看出老先生正直的品格。
魏巍的小学老师蔡芸芝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读诗。今天想来,她对魏巍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大家熟悉的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就被编入七年级语文教材,影响了数代人。
莫言的小学体育老师王召聪,当学校认为当时的“差生”莫言已无可救药了,王老师却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莫言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大会上为他主持公道,后来看见从县城回家的他,便用后胎已经很瘪的自行车,载着他行进十多公里的路,那时的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这些事留给了莫言一生的感动。
可见,老师不仅仅在学识兴趣上陶冶学生,道德品行同样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
“人看其小,马看蹄爪。”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养成、道德习惯建立、兴趣培养、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是各级教育的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不稳。
以往我觉得小学课本内容简单,不像中学课本对学生的帮助更大,读完《教海漫记》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成为一名小学老师的重要性。
“人民教育家”获得者于漪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后我将不断勉励自己,莫以师“小”而不为,努力做一名有为、有味、有德的小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