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标示了社会对你的接受程度。人们内心总是希望被周围充分接受,让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符合公序良俗。
但是,“三观”不会与生俱来。
孩童因为本能,不用父母过多引导,便知道张嘴吃饭,会本能地寻找安全区,但绝对不会想到怎样跟别人打交道、如何获取他人的认同、生命沿着哪个方向奔跑等标志着“三观”的东西,这些只能通过后天习得。正因为“三观”须后天习得,如何习得便成了一门学问。
曾与人讨论某个特殊时代的教育问题,彼此观点南辕北辙,我觉得某人的看法既无足够论据,更无符合逻辑的推导过程,可他硬要坚持,问他为什么,他说:网上就是这样说的。原来,他让网络信息决定了自己的 “三观”。
有人的“三观”由好恶作主,他们对一件事的评价,用的尺子不是黑白是非,而是个人情感;有人的“三观”是亲友引导的,倘若亲友阅历丰富、学识渊博,他们的意见可借鉴一二;倘若亲友见识浅陋、性情偏激,若以他们的是非为是非,最后只能越活越糊涂。鲁迅笔下的阿Q,也是别人的亲友,他的“三观”是否可学呢?
实践出真知。我们看待问题时,要具备长远的目光,最好能亲身实践,实践会让脑子变得越来越灵活好用。
有一位房地产女老板学历不高,家境一般,曾摆过水果摊、卖过牛仔裤、开过麻辣店,她在与人打交道中总结了一个简单道理:真心是消除人际隔阂的唯一途径。她后来开了公司,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家里有什么事,她全力相助,所以员工对她对企业忠诚,多年来企业优秀人才几乎没流失,企业业绩也越做越好。这位女老板用亲身实践引导了自己的“三观”养成。
人生有涯,读书无界。我认为,经典阅读对“三观”养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读书能补足直接经验的不足。孔子主张的“教学相长”“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教育理念,就成了照亮后人的长明灯,所以我们需要多读常读经典,提升我们的文化价值,培养良好“三观”。
“只要有梦想,哪里都是星辰大海,哪里都有璀璨星光。”所以,我认为,人还要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人生参照系。梦想变成现实前,我们会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但是我们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终将驶向梦想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