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2月21日> > 总第3088期 > 10 > 新闻内容
成长陪伴师是一种什么样的老师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雯倩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薪上万,每天制定“陪伴计划”,没有KPI考核和打卡要求;喜爱孩子,善于沟通,性格好、耐心佳,有专业学科背景,能双语交流……打开各大招聘网站和社交平台,“儿童成长陪伴师”“家庭成长陪伴师”这类新职业备受关注。究竟成长陪伴师能够为家庭、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服务?家庭又该如何考察、选择合适的陪伴师?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邀请业内人士、家庭教育专家来建议。
 
细致具体的“陪伴计划”
“我们今天的陪伴主题是阅读绘本故事《西瓜船》,通过陪读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专注力,同时也会针对提升专注力配合设计小游戏。”12月19日上午,陪伴师周舟与家住长沙市望城区的玲玲(化名)妈妈正在沟通当日的“陪伴计划”。
玲玲今年3岁,平日里是奶奶负责照顾。周舟说:“据我的观察,小姑娘是个比较有主见也很自信的孩子,奶奶削苹果,她就会去拿垃圾篓,可能是因为奶奶说方言的原因,显得有点‘语迟’。”
周舟说,之所以特地挑选《西瓜船》这本绘本,是因为西瓜是生活常见物,但在陪伴阅读过程中,周舟有了一些发现:“她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遇事着急,有扔东西、掐别人、伤害自己的行为;对每件事物的热度持续很短,静不下来也坐不住;对功能区的划分不清晰,导致不能一件事一件事地来;对生活常见物、常用语的表达也不够清晰,对有的物品不能很好理解它的功能。”
当天的陪伴结束后,晚上8点钟,周舟将她的观察整理好反馈给玲玲妈妈,也提出了专业提升对策:提升自控能力,当玲玲兴奋得去掐身边人的脸或肉时,奶奶可能因为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因果,存在贴标签打骂的现象,今后可以尝试摸摸、抱抱她;提升静坐能力,妈妈工作忙,可以利用晚上建立深入陪伴的时光,例如睡觉前二十分钟陪孩子看书、画画,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提升秩序感,给玲玲在客厅设置一个玩具区,以每个项目1到2个玩具为宜,想玩之前的玩具,就需要从她的玩具区拿出一个不玩的玩具进行交换,保持玩具区的数量和整齐度;提升语言认知理解能力,有意识地教孩子认识生活常见物、常用物名词,了解这些物品的功能。最后,她还建议奶奶在喂养上以成人的饮食硬度标准来制作食物,锻炼玲玲咀嚼功能的发育。
周舟说,她会在下一次陪伴中持续观察、深化这些改进措施。
38岁的周舟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持有中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等相关证件,从事托育行业超十年。
在周舟看来,作为成长陪伴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孩子,要在陪伴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策划并组织各种适合孩子的活动,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给予孩子更多的乐趣。
“这份工作对孩子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学习上的打卡,而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帮助孩子和家长及时梳理情绪,辅助实现快乐童年。”周舟说。
 
最好的陪伴来自父母“
成长陪伴师是近两年兴起的,他们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孩子的老师,提供一些学习方面的指导,更是孩子的朋友,需要陪伴孩子享受世界,感受生活。因此需要老师的综合素质极高,不仅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带孩子的实践经验,最好还有一些特长,能和孩子玩到一起去。”湖南省教育研究会会员、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任教师刘湘艺说,成长陪伴师是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如果能请到这样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
她认为,“儿童成长陪伴师”“家庭成长陪伴师”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陪伴孩子的空缺,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家庭意识到对孩子多加陪伴的重要性,这是可喜的进步。
“但是,家长也不能完全依赖成长陪伴师去完成孩子所有的陪伴,因为陪伴师的角色仅仅是一个老师给的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和陪伴是没办法代替的。”肯恩心理的资深咨询师何玲特别指出,需要警惕部分家长把陪伴孩子的任务全部交给陪伴师,自己却乐得当甩手掌柜。
何玲表示,父母的“在场”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因而,父母再忙也应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童年的幸福指数与父母的陪伴质量息息相关。如果一味地依赖陪伴师来陪伴孩子,并不妥当,也容易将本应充满温情的亲子关系异化成冰冷的雇佣或服务关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再好的陪伴师也只能起辅助作用,一旦喧宾夺主成为陪伴孩子的主力军,那就有些本末倒置。对孩子来说,如果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爱,孩子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出现逆反心理,也会有一些安全感的缺失。尤其是儿童处于秩序敏感期、认知塑造期、身心发育期等成长阶段时,更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刘湘艺对此也表示认同。
 
4个方法帮家长找到合适的陪伴师
有需要的家庭又该如何选择成长陪伴师?刘湘艺建议家长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甄选。第一,是否清楚职业角色定位。陪伴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让孩子掌握技能更是家庭理念的引导者,是亲子关系和谐的枢纽。
第二,是否为孩子安排明确的学习培养计划。家长可以让陪伴师提供一个学习安排,看他是否考虑为孩子定制关于学习的指导和活动,比如带孩子一起阅读、借助实验小游戏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计划上注重连贯性等等。
第三,是否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可以培养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第四,能否主动挖掘孩子的特长跟兴趣。考察陪伴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陪伴孩子一起参加、探索各种艺术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潜能。
第五,是否注重与身心健康相关的活动。比如说运动或者情绪的疏导。引导孩子们与朋友、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
“家长可能会对陪伴师的学历、技能等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但要注意这样的服务会容易突破‘双减’等政策的界限。”何玲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规范陪伴师的职业行为,提供陪伴服务的企业或平台也应强化把关,避免陪伴变培训、家庭陪伴师直接“变身”为课后培训师,“正确看待、用好陪伴师,让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帮忙不添乱,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