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我身边必不可少的是书。我书读得不算多,更不算好,但风风雨雨的这几十年里,花时间最多的是在读书上。
学生时代的读书是一种熏陶。当年老师对背不出课文的我“奖励”了轻轻一教鞭,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体罚,我知道,那轻轻一教鞭蕴含的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不勤奋、不努力、不上进的一种提醒。我自那以后,书虽读得还是不太懂,但读得实在了许多。到了高中,我的作文得了学校第二名,高兴之余,我无比感激给我一教鞭的那位老师!
书中第一句让我感到恍然大悟的,是高二课文中荀子《劝学》里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读到这一句,我玩味了近一个月,还在家学识渊博的祖父面前谈感受,他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小子,有点书呆子气了!”后来我考进武冈师范时,进校时顺着这句有感而发作了一句“而立求学东塔前,亡羊补牢效老泉”。当时教古代文学的夫子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校报的文学版,以后你去凑凑热闹!”
此后,课余我把自己埋头在图书馆里,那感觉如同鲁迅走入闰土的生活。欧阳修的读书“三上”,让我羡慕不已。厕上读书的忘情、枕上读书的悠闲,我都有所体会,至于在马上读书,我是把它移到了车上。如此一直到了毕业,写的文字不见多,但徜徉书海的日子是真惬意。
古人的“语不惊人誓不休”和今人的“文章不写一句空”是很令人钦佩的。那一句“善假于物也”让我有所彻悟。我向往读书读出人生大智慧的先贤们,我虽远不能及,但有时涂涂写写,国家、省、市各级刊物不时有作品发表,不可说有何等成就可言,虽然一辈子做一教书匠、懵懂书生,但这份悠然,幸自读书所得。
这份悠然来得颇为艰难的,诗仙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有时也能激起豪情的勃发;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又让人心如止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警句更让我清醒。只求英才辈出,不悔两袖清风,此一生,与书为伴、执鞭教坛,热汗化雨换取满园春色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