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30日> > 总第3052期 > 15 > 新闻内容
清明是一场自我教育
新闻作者:文/王玉初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年的清明节,我会参加老家组织的“吃清明”活动——给祖坟扫墓,然后全村人聚餐。老人们对这项活动特别重视,会早早地打电话叫孩子一定要赶回来。因此,这个并不稀罕的活动,传承了很多年,让我懂得怀念、怜悯和学会爱。
怀念故人。扫墓那天,扒开老坟前的杂草,再一次辨识有些模糊的碑文。那一刻,过世了六年的奶奶浮现在我的眼前。她那矮小的身形、和蔼的笑容、小脚踩着的细碎步伐,一张一翕的唇语像是在说“初,你来看我啦,真好”。可定睛一看,一切皆虚无。再找到爷爷的坟墓,墓碑是与奶奶的墓碑同时立的,很新。而我,对他除了一个名字,没有任何印象。在父亲只有十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父亲对他的印象也仅限于——“可以一担挑四箩谷子,累死的”。
年纪大的人说:“扫墓,大多数也只记得三代,年代久远就荒了。”没有太多的情感交流的故人是容易被淡忘的。我们每年都在祖坟山茂密的柴草丛中寻找一块断碑石。那是我们家庭目前所知最早的一块碑石,上面的字已看不清楚,却因为碑石断了,一直让我们记着,一直怀念那个不知是什么样子的先人。
怜悯生命。扫墓时遇上雨,瞬间把氛围营造出来,教人在怀念中学会怜悯。去年,村子里有两位老人过世,都有九十多岁。我记得他们的名字,亦记得他们与我相遇的一些片段:三英奶奶在她最后的几年里眼睛不好,耳朵也背,我叫她时她听不明白,我转身离开,她那浑浊的眼睛里像是突然透出一丝光,拉着我的手。我说她听不见,她说我听不明白。人老了,与外面世界联系的通道慢慢关上,内心该是多么孤寂。
另一个老人叫孝生,他定格在我脑中的形象是高大的身形,古铜色的皮肤,背一把木犁,牵一头老牛,走在大太阳下去耕田。在他老时,我看到他蜷缩在阳台下晒太阳,那么弱小。人的生命有旺盛之时,也有凋谢之日,别丢了那颗怜悯的心。
学会爱众生。在怀念与怜悯之中汲取力量,一爱自己。爱己不是自私,而是对生命的尊重。来世间一趟,是多么幸福,又是何其幸运,岂能糟践!爱自己,要照顾好皮囊,更要充盈精神世界。二爱他人。爱家人,爱身边熟悉的人,也爱那些陌生的人。这不是泛爱,恰是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必须懂得互相体谅与包容,懂得“人为人人,人人为我”。三爱自然。我们的生命都依托自然的承载,当感念大自然的馈赠与哺育。爱自然,请在尊重中亲近,在呵护中不打扰,在凝望中相守。
对我而言,清明就是一场极富意义的自我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