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郴州瑶族女孩江梦南当选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她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是的,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女孩太不同寻常了。
1父母的一个决定让生命里的磨难转了向
1992年,一个女婴在湖南郴州宜章县的一户教师家庭呱呱坠地,给莽山民族中学教师赵长军和江文革夫妇带来了无限惊喜。饱读诗书的父母希望她如梦里江南般美好,给了她如诗如画般的名字——江梦南。然而这幅满怀希冀的画卷尚未舒展就开始了磨难。
才六个月大的时候,江梦南患了肺炎,使用的药物治好了肺部的感染,却破坏了耳朵对声音的感受和神经冲动传递,医学上这被称为神经性耳聋,而且是重度的、双侧的、无法逆转的!
不愿意接受事实的父母带着襁褓中的她辗转长沙、北京等医院寻医问药,祈求一丝治疗的机会,得到的却是满怀惋惜的劝告:不要再奔波了,让孩子早点去学手语,将来可以上特殊教育学校。
父母虽然伤心欲绝却并没有放弃,他们给自己打气: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得学会去接受、学会面对,同时做出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
教江梦南学习发音和唇语,而不是手语,这样女儿就可以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学,更好地融入社会。
现在来看, 这是一个无比有远见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扭转了江梦南不完美的人生开局,让她一次次站上新的起点。
“非常感恩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我,他们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父母。”江梦南对父母的这个决定也无比感恩。如今,即将博士毕业的江梦南能够自如地说话,能够几乎无障碍地与人们交流,都是建立在这个决定的基础之上。
2万千次的坚持实现了生命的突围
唇语是靠看别人说话时嘴唇的动作来解读别人说的话,这是一种很难的技巧,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付之于大量的练习。
可以预见,学唇语的过程,既不欢快,也不轻松。
江梦南的父母是教师,对唇语一知半解。
但这对父母又展现出了不一般的魄力和勇气。
为了让江梦南全面系统地学好唇语,1994年,妈妈江文革带着江梦南来到了湖南省聋儿康复中心,自费参加特教老师培训。
因此,江文革获得了宜章县首例特教教师资格证书——“聋儿听觉言语康复师”资格证书。
他们还找来了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以及聋儿康复方面的书进行学习。
从此以后,江梦南家里多了一面大镜子,父母每天抱着她对着镜子说话,让她一边看着他们的口型,一边把稚嫩的小手放在他们的喉咙上,感受音节发声时声带的震动。
汉字音节那么多啊,他们不厌其烦,一个一个地教,每个音节都要教成千上万遍。
“如果一个音重复一千次学会了,那已经算非常快了。”江梦南回忆着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为了训练江梦南的舌头灵活性以便发更复杂的音,父母让她学吹泡泡糖。一岁多时,江梦南就能吹出各种花样的泡泡来。实际上,唇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唇语方式。每当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时,江梦南总是需要几天的时间来熟悉对方的口型,然后才能较快地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日复一日的练习,永不放弃的坚持,江梦南不仅能“听”懂普通话,还能“听”懂当地的方言。她实现了从无声世界的第一次突围。
3不设限的人生一路开挂
1998年,江梦南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但一直到1999年秋季,学校才委婉表示只能暂时将她列为旁听生。旁听就旁听吧,能够进入普通学校上学就是成功。
在课堂上,江梦南是那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回到家里,赵长军和江文革夫妻预料到了她的困难,教她看老师板书的技巧、训练她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她能够更好地消化知识,把握学习的节奏。
江梦南的颁奖词里提到的“先飞的鸟”大概就是指的这里吧。
一直到四年级,江梦南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学校确定她的确具备了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学习能力,才终于为她注册了正式学籍。两年后,江梦南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郴州市六中。
要开始住校生活了,父母哪里放得下心,但倔强的江梦南却说,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你们身边,正是因为自身情况特殊,才更想早一点去适应社会。
江梦南听不见手机闹铃,她也不愿意麻烦其他同学,于是想了个办法:晚上睡觉之前把手机闹钟调成振动,一整个晚上都抓在手里。
在这样坚定的信念的支撑下,江梦南独立生活的能力伴随着她的学业一路成长。
2011年,江梦南以615分的高分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
本科毕业后,江梦南继续在吉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2018年,江梦南硕士毕业,紧接着,她走进了无数中国学子神往的殿堂——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江梦南一路走来,千磨万砺终得光彩夺目,可钦可佩,但我们更要看到,她的身后,站着坚定而不失理智的父母。
面对她的不足,他们镇定直面,不给她贴标签,也不给她设限,一路呵护鼓励,领着她一次一次激起与命运抗争的涟漪,勇往直前。
此时,她光芒万丈,感动了中国,她值得,他们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