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1月27日> > 总第2995期 > 14 > 新闻内容
#精英妈妈们的“反鸡娃实践”#快乐教育真的可行吗?
新闻作者:王建平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一直是中国家长绕不开的两扇大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开始支持快乐教育。于是,在北京,一群985毕业的妈妈们决定冒险将孩子送进“快乐学堂”,进行“反鸡娃实践”。但很快,一部分家长又在升学、攀比、担忧未来的重重压力下,带着孩子回到了主流教育模式中。这个新闻被报道后,也引发了网友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寓教于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有人觉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快乐教育是不现实的;那么,快乐教育,真的可行吗?   

走出误区,快乐教育不是放手教育
我觉得很多家长之所以把“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对立起来,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把“快乐教育”当成了“宽松教育”和“放手教育”了。
说到快乐教育,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快乐教育”?最为被大家熟知的快乐教育的提出者,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赫伯特·斯宾塞。在19世纪,他便以“快乐”二字作为教育哲学的中心思想,提出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搞明白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教育最有效。经过他数年的教育实践和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在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最有效。那么,如何才能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呢?
斯宾塞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对他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强烈的成就感,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强烈的自我学习动力……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各种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感恩的人,一个喜欢阅读、会学习、有独立思考能力、深刻理解大自然规律的人。同时要避免过度学习和保持身体健康。
所以,我们要明白,快乐教育并不是放手教育和宽松教育。快乐教育是帮助孩子发现他的特长和兴趣,激发他内心的潜能,寓教于乐,帮助孩子克服学习的枯燥感,度过瓶颈期,真正体验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与快乐。
一些家长过度鸡娃,让孩子恐学、厌学、逃学,甚至有的孩子看见书就发慌,拿起笔就哆嗦,他们已经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到了一起。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创造力。
还有些家长呢,一味地放纵孩子,孩子想学就学,想玩就玩,放任自由,没有边界和规则意识,美名其曰“放养”。这其实都是在教育上走极端。
实际上幸福快乐和刻苦学习并不对立。学习的确要吃苦,但这里的“苦”,理应是辛苦的苦,绝非痛苦的苦!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通过顺应孩子天性发展的、更巧妙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对学习感兴趣,从而自主地去学习,哪怕是很辛苦也愿意,并最终能从中找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