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几天参加培训,中午结束推迟,就让妹妹放学自己走回家。等接了姐姐回到家,这个小朋友正哇啦哇啦地哭,我一问,原来是奶奶跑去接她,害她失去了一次独自回家的机会,又气又伤心。我很理解小朋友的心情,当然也不能责怪老人,先安抚娃的情绪,再委婉地告诉奶奶,让她独自一人回家,不是贸然行事,是有考量过的。
首先,学校离家只有500米,不用过马路,不用走小巷,都是大路;其次,电话手表和钥匙放在办公室抽屉里,她放学后自己去拿,随时可以联系家人,我们也可以通过手机定位知道她在哪里;另外,暑假送她到学校上足球课,她已经独自回家过好几次。不过,老人是怎么都不放心,也难以认同父母的这种“不作为”,就差直说我们“懒”了。仔细想想,我还真是个挺“懒”的妈,能不做的坚决不做,能不管的肯定不管,遇到也想“自强自立”的妹妹,真是一拍即合。
2懒得帮她洗澡,她就自己学会了洗澡。尽管有时候她会“水漫卫生间”,或是身上还有沐浴露就穿衣服了,我也不责骂她,去收拾收拾就是了。除了两天帮她洗一次头(其实她也会自己洗头,天冷了洗完要吹干,便帮她做了),洗澡都是她自己完成,放水、拿衣服、拧毛巾、擦身体、穿衣服,一条龙搞定。
懒得帮她捡书包,她就每天自己整理书包。尽管偶尔也会忘带书或作业,但频率极低了。每天上床前,不用提醒,把小书包理好,拿出来放在门口的小椅子上,第二天出门背起就走。
懒得帮她记作业,她就只好自己记。一年级开始用一个小本子记,二年级作业都在学校完成,回家问她,也能一项一项说得清楚。虽然也会有忘记作业的时候,但一整改,也就“善莫大焉”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懒得帮她盛饭盛汤,懒得给她夹菜倒水,懒得帮她穿衣服穿鞋子,懒得帮她削铅笔理文具,甚至懒得帮她检查作业。妹妹的成长都是“自助式”的,但这正是她自己体验生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自己盛饭,吃不完就知道下次少盛一点;自己夹菜,就有了自主选择喜欢吃的菜的机会;自己穿脱衣服,慢慢地就学会了怎么扣扣子,怎么脱套头衫;自己管作业,被表扬了更激动兴奋,被批评了印象也更深。
3姐姐正在叛逆期,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你越管得勤快,她反倒越不领情,更需要对她“懒”一点了。在祖辈看来,这样的“懒”简直有点不负责任。怎么能让小孩子自己干这干那呢?又是怕危险,又是心疼,他们要的是点滴细节都安排好的妥当。
隔多长时间就要喝一次水,每天什么时间要吃水果,哪些菜哪些肉必须要吃等等,可能每个爱孩子的“大人”都能列出一大串。很多孩子也的确养育得很健康,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需求往往被忽视,更容易被无视的,还有孩子最初对规则的反抗。
比如,中午,爸爸做了冬菇汤,姐姐喜欢吃冬菇,一气喝两碗,爸爸就高兴。妹妹不喜欢喝,吃完饭就要下桌,爸爸非让她喝汤,两个争执不下。这时,妈妈出来打个圆场“妹妹自己舀汤,喝一点吧”,这样,给了爸爸面子,也给了小朋友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舀点汤喝,但不用舀冬菇吃。
这样的“对抗”,在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都会不断上演。有的孩子谨慎胆小,更容易屈服,就成了“听话的好孩子”,有的孩子探索欲强,不愿意服从,表现出来的就总是“不听话”。
4最近在看李竹平老师的《儿童成长的秘密》,里面写到“枷锁中的儿童选择”,很有意思,读来非常有感触。
成人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使得他们无时无刻不是被控制的。对生活,他们没有获得过自主的参与和体验,也就无法获得自我建构。推演到学习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班级里,总会有一些比较“弱”的孩子,有的动手能力弱,有的思考能力弱,有的交往能力弱,有的控制情绪能力弱。
不管是哪方面表现出来的“弱”,其根本原因都是在于被“控制”得过多。很少或从来没有亲自动手机会的孩子,怎么可能动手能力强?从来不让孩子独立思考,上学后,孩子一时间很难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总习惯于跟在大人后面“被动”地和人交往,或总是为孩子创造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交往空间,等孩子进入学校,也适应不来如何和别人交往。
在孩子拿各种情绪提要求的时候,大人没有给予过引导和帮助,或是无条件满足,或是粗暴打压,或是不理不睬,孩子是无法学会控制情绪,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情绪的。
书中写道:对孩子来说,遵守规则是成长,二次调整策略是成长,直接挑战规则同样是成长。如果我们明白并能理解这些,就能看见他们的成长,也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在成长。
所以,别害怕,对孩子懒一点,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