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9月23日> > 总第2978期 > 14 > 新闻内容
中秋习俗“烧宝塔”
新闻作者: 文/张效雄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叫营田。
营田是湘江入洞庭湖处的一个码头,过去是岳阳湘阴县的一个镇。1958年围垦洞庭湖东汊造出二十万亩良田,这里划归了国营屈原农场,后来改名为汨罗江农场,现在是岳阳市的屈原区了。
营田有个风俗,中秋节的夜晚,除了吃月饼外,人们要烧宝塔以为庆祝。这和扬州等地为迎合皇帝开心,或是汉人起兵推翻元朝的传说有些相似,但没有那么高大上。其意可能就是祭月拜月,也可能是祭河神。湖区水患太多,以塔镇妖,祈求神灵保佑。而在我们小孩子看来,中秋之夜赏月的同时,将宝塔烧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比吃月饼更加有滋有味,那才有过节的气氛。
营田街上烧宝塔的地方有好多处,如岳飞当年的挂帅塘附近,如老区政府后面的地坪里。我们烧宝塔的地方叫养正堂,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家族过去的祠堂,或是某个地主的庄园。不过早已破败,几栋青砖青瓦的大屋子间,有一块好大的地坪。从我家所在的营田完小走过去,只有几十米距离。
中秋节上午,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一群小伙伴从四面八方捡来破碎的瓦片,将瓦片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垒起。垒宝塔不能是实心的,中间要留着空隙点火,周边还要翘着几块瓦片点放蜡烛,堪称一座艺术建筑。那些瓦片大小不一,必须小心翼翼一片片叠上去,稍不小心就会垮塌重来。这样忙乎一整天,终于垒起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的宝塔。年纪大点的孩子用他们的巧手,用泥巴捏了个座子放在最上头,上面摆一盏煤油灯,成了这个圆锥形瓦宝塔的塔顶。那个时候的我们,十岁左右,还不懂什么叫“七级浮屠”,只要叠出来像个宝塔就很开心了。
夜色降临,月亮从养正堂的屋檐上升起来了。孩子们把白天拾来干柴送进塔底,点火将柴火烧燃,同时将塔顶的油灯和四周翘着瓦片上的蜡烛点亮。塔里的火烧得红彤彤的,塔上的灯盏和四周的蜡烛亮堂堂的,很是壮观。我们一帮小朋友,啃着小小的月饼,围着宝塔唱呀跳呀,全然忘记了拾柴火、垒瓦片时的劳累。那些好凑热闹的叔叔伯伯,大妈大婶也被搅和进来,在一旁拉起二胡,吊着嗓子唱起了花鼓调。有人甚至把皮影戏的行头也搬了出来,摆弄那些纸菩萨唱起了皮影戏。
我平生经历过大大小小、中国外国的不知多少节日,总觉得这个烧宝塔的夜晚,那个热闹劲儿,才叫真正的过节。
烧完充足准备的干柴,燃尽灯油蜡烛,已近半夜时分。糖果饼干和月饼早就吃完了,戏也散了,我领着弟弟回家去。从养正堂到我的家门口,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再上一个小坡。尽管明月高悬在天际,巷内还是阴森森的。猛然间,我看见前面的一棵大树上,有个东西在秋风中晃荡,像是一个吊着的人影。弟弟说,那莫非就是刚才皮影戏里鬼怪?他这么一问,我不禁觉得一阵凉风从颈后直吹到心窝,下面的两腿直打哆嗦,赶紧拉着弟弟的小手,一边叫喊着加速往家门口奔去。
外婆听到我们的叫喊声,提着油灯走出屋子。我和弟弟赶紧冲上去,抱着外婆的大腿哭了起来。外婆问完缘由,哈哈哈笑着说,这巷子里除了有个大树在摇曳,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呀。但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再看那棵古怪的大树。
中秋节的欢乐,就被刚才惊人的一幕,吹得无影无踪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