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5月13日> > 总第2959期 > 12 > 新闻内容
在线教育营销的“坑”,你踩过几个?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价2399元,限时折扣价1899元”“原价399元,现价9元”!
网课限时秒杀打一折,但所谓的“原价”在促销活动前实际上未有实际成交数;号称“与联合国合作”“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实际不过是个“噱头”……
5月10日,因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消息发布不久, #作业帮猿辅导分别被处250万顶格罚款#登上热搜,阅读超1.6亿。
实际上,这不是有关部门首次对在线教育机构开出罚单。4月25日,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顶格罚款50万元。
在线教育机构营销频发“空头支票”,家长们究竟入过哪些坑,又该如何避免“入坑”?
“199元学一科”突变“199元7节试听课”   5月10日,购买过多家在线教育体验课的长沙刘女士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入过的最大一个“坑”,是去年暑假的时候被某在线机构“一对一辅导”和“199元学一科”的广告宣传吸引,给上初二年级的儿子报了一门数学课。哪知,报了以后才知道并不是199元学一科,而是199元上7节试用课,而且根本没有所谓的“一对一辅导”。7节试听课还没结束,其间就不断有机构老师打电话游说她正式报班。刘女士说,她有种“受骗的感觉”,试听课结束后没有继续再报课。
家长王女士也告诉记者,在她加过的线上教育的家长群里,常常会有特别“积极”的家长,“他们往往是工作人员假扮的‘托’”。这些家长经常在群里发布“优惠”消息,比如现在购课价格便宜不说,还会有额外的赠送课程。同时,还会对群里发问过的家长进行点对点的宣传。“听着听着你就不淡定了,自己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被套路了。”王女士说。
记者在热搜新闻下方的评价区看到,不少家长反映,以几元至几十元的“新客价”购买网课后,推广人员常常换着号码、不分时段地打来推销电话,甚至在半夜也会收到推销短信、微信的轮番“轰炸”,令人不堪其扰。   除了“低价促销”还有“打卡0元学”   除了低价促销外,线上教育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营销方式,那就是“0元买课,打卡满xx天,学费全额返!”按照该模式,用户先付费购买课程,在一定期限内打卡学习后就可获得全额返现。
然而,“打卡0元学”已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诉热点。不少消费者反映,按要求完成打卡后申请返现,却无法得到退款。
记者梳理发现,“打卡返现”的套路主要有三种:擅自修改打卡规则、暗设返现审核标准、强制关停账号等。
有案例显示,去年以来多位家长投诉的一款绘本APP,为阻止返现频繁升级APP,使出一系列“招数”:每次打卡强制要求实名认证,且必须上传孩子的身份证才能继续打卡;设置标准极高的打分环节,恶意压低分数等等。此外,还有一款家长投诉较多的少儿英语APP,商家宣称累计签到满180天,并完成所有单元的课程,即可领取299元奖学金。可当孩子完成了180天的签到打卡任务,申请领取奖学金时,系统出现审核中长达几个月之久。   在线教育机构营销为何频发“空头支票”?   2020年,在线教育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据媒体统计,依据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的财报,三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从2020年2月到11月的营销费用就超过100亿元。以“跟谁学”为例,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56亿元,研发费用是2.2亿元,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的9.3倍。
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把钱花在营销上,而不重视课程质量,导致营销成本、获客成本过高,企业的整体营利能力较差。目前,在线教育机构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以课时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为了更多的获客和引流,在线教育企业不得不采用一些博眼球,却无法兑现的虚假宣传来攫取用户。
仅靠博眼球的营销来维持发展并不是良性的运转模式,教育更应该回归初心与本质,将课程产品质量提升上去,通过良好的口碑来增加用户的复购率,这才是在线教育真正的生存之道。
法律人士提醒,“0元课程”多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使用电子合同,这种方式虽然便捷高效,但同时存在消费者无法提出变更合同条款的不利情况,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课程的时候应仔细斟酌合同中有关退款条件、打卡方式、合同变更等关键性条款,注意收集与留存合同文本、聊天记录等证据。当学员完成打卡却无法得到返现,且与商家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选择各种维权途径合法维权,保障自身的合理利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