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5月13日> > 总第2959期 > 14 > 新闻内容
门框上的“绿水青山”
新闻作者: 文 /高汉武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地方就是有青山一脉,流水一溪,三间农家小屋,窗外几枝桃花,一抹竹影。另加,小院大门两侧悬挂上一幅红红的对联。
这个场景,我在长沙望城的茶亭镇九峰村见到了。
茶亭是个好地方。这天领头去那的,是著名作家、《山道弯弯》作者谭谈老师,鲁迅文学奖得主、《乡村国是》作者纪红建老师等。大作家的眼光“水都能看进去三尺”,不光眼光特别,甚至是挑剔的,而茶亭毫无愧色地与他们平视着,以它朴实而又不俗的品质,匹配起了来自湖湘文坛最优秀的目光。
山是祖传的山。灯笼山是,九峰山是,梅花岭、狮子岭也是。这些山高低成峰,左右成脉,行草般书写在茶亭大地上,再加春雨浸润,构成了天地间一幅时看时新的水墨巨构。水墨之间,溪河是留白,池塘是留白。成片的油菜花绽开,打破久远的宁静与淡雅。然后,我看到了黛瓦粉墙,看到了画檐外柳影竹影、桃花李花,看到了活色生香的农家小院,看到了九峰村每一户农家大门两侧的对联。于是,乡村在我眼里,时尚而热烈起来。
茶亭是一个人文福地。遍布茶亭、过去用来焚烧有文字纸张的“惜字塔”,能说明这一点。茶亭的“惜字塔”,位于九峰的最为知名,建成于1838年。然而,在缺衣少食,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所谓“尊文惜字”,从何谈起?直到近些年,九峰“美丽乡村”后,九峰人才前所未有地“文化”起来。
九峰农家门框上,是这样热闹起来的——
先是周已培、谭剑波、罗振雄几位老人家吃饱喝好了坐到了一起。他们都是村子里的“秀才”,平时就爱写写字、画下画,平平仄仄一番。几圈麻将下来,有一位说,“我说呀,茶亭这些年路宽了硬了,花成海了,村活动中心也建成了,越来越漂亮了……但是,我总感觉还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大家说到了村子里的文化建设,说如何让青山绿水的九峰“文化”起来。“秀才”们的想法传到了谭铁刚耳中。作为村支书,谭铁刚这些年在镇里“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下,组织村民疏沟渠、拓村道,建雷锋驿站,打造“茶亭花海”……让九峰村貌大变样,但对村子的文化建设仍不满意。老人们所想的,正是他所想的。那么,九峰村的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他们都想到了对联。
湖湘的乡村文化,龙灯花鼓为其一,对联更是喜闻乐见。
说做就做。村上邀来周已培等“秀才”们,分析各家情况,拟写对联。谭新辉家两个儿子都开挖机,于是他家的就写上“勤奋挖出康庄路/智慧换来幸福源”;谭磊家两口子都是共产党员,就写上“夫妻同心心向党/事业有成成就新”;“高举红旗兴大业/振兴乡村建小康”,是给小组长谭红旗写的。绿水青山的描述,也多出现在各家对联中,如“四面青山凝翠碧/一湾春水绕楼台”。对联拟定后,村上找来上等木料,请专业人才精雕细刻,送往各家挂于大门两侧,并由对联撰写人与户主进行讲解,让他们领悟到对联的含义……
挂对联这一天,九峰村喜庆有加,红红的对联把空气都给染红了。红色的对联,红火的日子,千百年来在土地上刨食的农家人发现这世界上除了饭菜,还有另外一种食粮。大门两边的话,写的就是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越来越幸福的家。有人说,门框上挂的,那是绿水青山间的红色诗行,红色诗行里的绿水青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