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8月08日> > 总第2875期 > 11 > 新闻内容
我们对“三八”误会太深了
新闻作者:邓魏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近,重庆“帽姐”李月一个巴掌打飞了两顶帽子。一顶是她时尚摩登的遮阳帽,一顶是她派出所所长丈夫的官帽。
  这个新闻在网络上开始汹涌发酵,网友们蜂拥而至,怒骂“帽姐”为“三八”,也痛骂“帽姐夫”为“王八”。
  “三八”和“王八”,这可是很多粗痞之人骂人的口头禅,称得上骂女斥男的“国骂”。
  “三八”这词儿,一般人觉得是从港台剧中学来的,并且想当然地认为源自“三八国际妇女节”。其实,骂人的“三八”跟正气凛然的“三八节”没有半毛钱关系。
  据元代元怀《拊掌录》记载,北宋有个妓女美貌又乖张,人称“生张八”。她的老相好寇准冒昧为她乞诗于排行老三的隐士魏野。这魏野可是傲得连皇帝老儿都请不动的主,就作诗戏弄道:“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三八”就此问世!可见,它原本跟女人没啥关系。后来,“三八”传到港台就变成骂女人的专骂。
  与“三八”同出于这个典故的,还有另一个成语——“半生半熟”。在中国台湾地区,“半生头”是用来骂男人的,意思跟“三八”大同小异。
  如果说上面这个解释有点文绉绉,还有另一个更接地气的关于“三八”的解释:
  清末鸦片战争后,开放五口通商,大批洋人进入中国。清廷按照规定,要求洋人每月农历初八、十八、廿八这三天,才能进到居民区域采购生活用品。
  这三天,洋人妇女就如禽鸟出笼,兴奋异常,打扮浓艳,引来许多本土妇女鄙视:这些“三八”又来了!
  就这样,“三八”这个词逐渐转为贬义词,指女性风骚、言语泼辣、举止轻浮的意思。
  “三八”是指三个带“八”的日子,在古代多个典籍中都有提到,如楼钥的《北行日录》:“相国寺如故,每月亦以三八日开寺。”
  与“三八”相近的,还有“八婆”,说的是爱管闲事、爱说闲话的女人。
  在古代,“八婆”其实是底层妇女从事的八种职业的统称,包括媒婆、接生婆、挽面婆、舂米婆、洗衫婆、担担婆、食奶婆以及巫婆。因为她们走街串巷,消息灵通,加上嘴巴不严,那些家长里短的隐私消息经常经由她们在坊间传开。
  对于那些嚼舌根的行径,谁都讨厌。所以,“八婆”也逐渐沦为一个骂人的词。
  除了“三八”“八婆”,还有“八卦”。“四象生八卦”,本来是中国古代高深莫测的学问,可到了港台,就完全娱乐化了——认为世界上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大多源自男(阳)女(阴)间的恩怨情仇,好比阴阳衍生出八卦一样。
  如此说来,“三八”一般是骂女人爱瞎说而少有作为;与之相对的是,“王八”一般是骂男人不说而瞎搞。有趣的是,“王八”也就比“三八”多那么直直的一竖。
  “王八”为啥说的是乌龟呢?有人说,“王八”的起源很早。《史记·龟策列传》列举了八大名龟,其中“八曰王龟”。于是,“龟王八”“王八龟”这样的叫法就流传开来。
  不过,这种说法不仅是掉书袋,而且还是以讹传讹。因为所谓名龟的第八位不是“王龟”,而是“玉龟”!那些说“王龟”的始作俑者,应该读的是盗版《史记》吧?居然少看了一点。
  中国有些文人爱卖弄文化,喜欢钻研,更喜欢钻营。面对乌龟王八这事,中国人也想多了。乌龟之所以叫“王八”,其实没多少文化和玄妙,最主要是大多数乌龟腹甲上那纹理——中间是一个“王”字,前后是两个“八”字。横看竖看,都是“王八”。
  为什么“王八”被用来骂人呢?
  清朝有人觉得“王八”其实说的是“忘八”,说是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种品德。这种说法,很有文化品位,但仍有些牵强。
  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龟不仅象征“寿”,还代表“贵”。可奇了怪了,成年龟是好龟,可凭什么未成年龟就不是什么好玩意了呢?换句话说,许多粗痞之人,骂“龟儿子”“王八羔子”,其实是暗骂女性“乱搞”!
  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人部四》说:“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为乌龟,因以龟之俗称呼之。”这种说法,跟“王八蛋”的本意一脉相承——古人认为,雌龟跟蛇交配下蛋繁衍,所以,妻子出轨,男子就是“王八”。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一件怪事,就是中国人特别喜欢“八”,但也仅限于恭维男人,比如八拜之交、八斗之才、八面威风、八面玲珑……至于“丑八怪”“八卦”“三八”“八婆”,甚至“王八”其实都是丑化女人的表现,我们都避而远之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