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故事并不是人人都熟悉。说的是,一个楚国人为了给自己所拥有的珍珠卖个好价钱,便找来名贵的木材,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做了一个包装盒(即椟)。盒子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并用桂椒香料熏得香气扑鼻,俨然就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装进盒里,便拿到市场去卖。在交易场很多人被楚人的盒子所吸引,其中一个郑国人爱不释手,出高价将盒子买了下来。可是没走几步郑人又回到楚人的跟前,将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说:“先生,您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将其归还。”郑人退掉了珍珠才拿着木盒高兴地离去。楚人很尴尬,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却超过了珍珠的价值,以致于被“喧宾夺主”,让他哭笑不得。后来,“买椟还珠”便成了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缺乏眼力,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或取舍不当。但我却从郑人只买其想买、拿其应拿的潇洒举动想到了人生的“纳”与“拿”。
从字面上看,“纳”与“拿”都是多意字,但“纳”的基本含义是接受、放进、吸收,将外来的据为己有或是融为一体;“拿”的基本意思则是取外来的东西拽在手上,为享用和吸纳作出选择和准备。从其联系看,它们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从人的成长规律来考察,“纳”与“拿”都是人的必须,并且“拿”是“纳”的前提和过程,“纳”是“拿”的消化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身心和事业发展都是通过“纳”与“拿”的循环往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人是应该有所“拿”的,但是要“拿”得合符伦理规范。要“拿”辛勤付出的取得,“拿”等价交换的买来,“拿”亲朋好友心甘情愿的馈赠,“拿”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的许可。在此前提之下,还要“拿”中有所选择,“拿”心中的喜好,“拿”身心和事业的必须,“拿”与自己身份的相符。通过有讲究的“拿”,为吸纳、消化做好铺垫,打好基础。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拿捏有度,才是真正的智者”,应该讲的也是这个意思。那些行稳致远的人,实际上都是能“拿”和会“拿”的高手。但也总有一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只知道一味的乱“拿”却不想能不能“拿”,更不想“拿”了之后会不会烫手,把不该要的要了、不该占的占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得的得了。最后,不仅把自己弄得个“食而不化”和“疾病缠身”,而且毁了前程,坏了名声,失了自由,丧了尊严,甚至误去卿卿性命。
人也必须有所“纳”。首先,人的生命要得以维持和延续,就要有空气、水分、阳光和食品等基本营养物质的吸纳。其次,人要成为真正的高级动物,还要不断地吸纳知识、技能、经验、理念、思想、文学、艺术等精神食粮,既寻求精神的快乐,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除此之外,人要活出价值,还要有自己的事业,就需要吸纳资金、吸纳技术、吸纳人才、吸纳经验、吸纳智慧等。但在具体的吸纳过程中,有些人获取了丰富的营养,不是身心得到了健壮,就是事业获得了发展,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但有些人却是接受了精神或物质的垃圾,其身心或事业不是受到污染,就是受到破坏,或者导致每况愈下,甚至还变得个为社会所不容。之所以存在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是否注意了“纳”的讲究。如果一味地对外来的东西不分良莠地“兼收并蓄”,吸纳的就可能是毒品或是歪理邪说,让人在不经意中中毒;如果对外来的东西予以甄别,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吸纳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营养。
不管有没有意识到,也不管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纳”与“拿”始终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并且“拿”预备着“纳”、影响着“纳”、决定着“纳”,“纳”依靠着“拿”、消化着“拿”。但在具体实践中哪样该“拿”、哪样不该“拿”、“拿”又该如何“拿”,哪样要“纳”、哪样不“纳”、又该如何“纳”,却是颇有讲究的,它考量人的智慧,反映人的境界,彰显人的品质。拿捏准了,才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事业发展;拿捏错了,往往事与愿违。看来,我们什么时候都应谨慎而科学地对待“纳”与“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