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1月22日> > 总第2840期 > 20 > 新闻内容
妯娌:千古“杠精”
新闻作者:邓魏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恋爱理论,其中有一条:“如果男方有兄弟,千万别选!”理由是——“婆媳关系”已经够难相处了,如果还要应付“妯娌关系”,那是难上加难。
  “亲兄弟,仇妯娌”“妯娌多了是非多,小姑多了麻烦多”……类似这样的俗语其实蛮多。尽管把祸起萧墙的原因全怪罪于女人们有失公允,可也充分说明了“妯娌关系”在中国社交中非比寻常的重要作用。
  你想啊,原本一家人团团圆圆,几兄弟和和气气,可妯娌突然驾到,她们出身不同家庭,来自不同地方,性情各异,喜好不一,在利益面前都得顾及自家,在公婆面前都想表现自己,所以难免互相猜疑,暗中较劲。
  为了让各位更好地了解“暗中较劲”是一种怎样的较劲,我先分享两个小故事。
  那年我发小才7岁,刚上小学就被老师表扬了三次,村里人都夸他聪明。可有一回,他与同龄堂兄在村口见到一张标语,小堂兄竟比他多认出一个字,让堂兄他妈狠狠扬眉吐气了。他当晚就惨遭毒手,而施暴者竟是他妈。
  至于我听一个关于狗的故事,那就更狗血了。
  前几年,湘中某村里有两妯娌都喂了狗,偏偏都是母狗,又偏偏都同月生崽。遗憾的是,妯家的狗天道酬勤,干劲十足,多生了两只。娌家忿忿不平,夜里冒着被妯家母狗追杀的危险,想顺走两只。母狗当然不肯罢休,呼天抢地,终于东窗事发,于是妯娌间怨上加恨。
  别看这些妯娌气势汹汹,但也仅仅是气势凶,她们无非是想让自己小家日子越来越好,没想着闹个鱼死网破——就像婆媳关系,即便再怎么差,也很少会闹到磨刀霍霍的地步。
  在我看来,妯娌关系之所以难相处,本质是“婚姻围城”。各个“围城”有各方势力,也有各种争斗。在小说《围城》中,妯娌明争暗斗,不正是围城之内另一种围城的围剿么?所以,在中国传统家庭里,兄弟分家是件大事,不仅父母要出席会议,德高望重的族人还得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比小说,而在现实生活中,妯娌间的攀比更是事无巨细,谁谁在公婆那多收了三五斗米,谁谁干活多出过一两分力,甚至公婆当年给谁家的娃娃多把过一次尿……都要掐着手指记在心头。
  当然,妯娌的PK也是与时俱进的。相比当年在肚子担子孩子上较劲,如今早已升级到孩子票子房子车子面子上PK。
  总之,千百年来,妯娌是至死不渝的“杠精”,在较劲PK的路上“杠杠的”。对于任何一对妯娌来说,暗斗是必然的,明争也是大概率事件。
  “妯娌”这词,早在晋代就有。那时人们称“妯娌”为“先后”,讲究“先来后到”嘛!唐代颜师古先生还直言不讳强调:“兄弟妻相谓‘先后’”。
  我们再来细细品味“妯娌”二字,也耐人寻味。左边同是女字旁,右边部分也相似。朝上的“妯”,脾气像是直冲九霄云外;朝下的“娌”,心机又似深入泥土之中。一个向上,一个朝下,两不相让,天壤之别。
  既然古人对这种关系理解得如此精妙,可为啥在汗牛充栋的史书堆里,居然难以找出关于“妯娌”的故事和论述?
  这是古人欲盖弥彰啊!
  也难怪,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许多文人骚客的笔,乐于去写忧愁、写美女、写风花与雪月,却羞于提及妯娌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那些春秋史册里,又忙着隆重推出王侯将相、疯狂点赞丰功伟绩,即便顺便要写到女人,哪轮得上平常人家的女人?
  古人这种性别歧视让今人很烦躁很郁闷。可我们还是可以在一些只纸片语中,窥见古代妯娌们的委屈。比如,元代杨奂《孙烈妇歌》中说:“屈己接妯娌,尽心奉舅姑。”
  妯娌这么委屈,难免在某些时候会使些小性子出个小招术,这需要有人站出来卫道、疏导——儒家思想里的“悌”,看上去是劝导兄弟相亲,其实也是呼吁妯娌和谐呢!正所谓“妯娌和则兄弟亲”。
  到了近代,当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各种可支配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百花齐放,妯娌的明争暗斗也愈发浓而不散。
  更甚的是,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广沃农村,大量的老公只身外出,大量的老婆独自留守,妯娌们没有了男人们充当润滑剂,关系更是每况愈下。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中国农村,无数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正编织了一张漫无边际的庞大社会交际网。
  原本写到这里,我的文章已经结束了!突然有一位女同事跟我说:“嘿,我才没觉得妯娌关系有多难呢!”
  好吧,像她这样的80后女士们,真该感谢这三十年来中国推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基本消灭了许多妯娌。
  但事情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二孩政策也放开了,几十年后,在那个未来未来的摩登时代,妯娌这种古老的关系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横行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