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0月18日> > 总第2835期 > 23 > 新闻内容
情节虚构,原型上门来找茬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寒冰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能相信电视剧吗?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能被电视剧洗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却又变成了坏人。
  近年来,很多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地霸占了电视荧屏,并且还成为了热播款。但很多时候,导演和编剧为了吸引观众,取得收视率,他们并不完全依照历史,甚至把历史人物的故事篡改得面目全非。
  “其实,编剧写得好,即使与历史有别,却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10月13日,在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金鹰论坛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仲呈祥教授,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了电视剧原型“找碴”影视剧的有趣经历。
  《延安颂》播出,许世友来“找茬”
  “有一次电视剧《延安颂》热播时,开国上将许世友找到剧组,称他就是剧中角色原型,但电视剧中的情节他并未经历,还真是让剧组头疼了一把。”中国电视剧诞生60年,今年72岁的仲呈祥笑称,自己鉴证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看到了很多电视剧的幕后故事。
  仲呈祥说,《延安颂》剧中人物许世友,因一个误会怒气冲冲跑进了毛泽东的房间,走进去第一眼看到毛泽东在烤土豆就不理解地问:“你这么大一个主席,这是警卫员干的事情,怎么你自己干?”戏里毛泽东对许世友说:“你不懂啊,烤土豆是一门学问,这学问深着呢,火大了烤得不好吃,火没有到位,中间是夹生的也不好吃。”毛泽东继续向许世友解释:“和你打个比方,假若你是对的,但火烧过头了,烧到你‘许和尚’身上就不对了。”当时许世友一听就明白了,并向毛泽东说:“主席为什么不早说?早说我就不闹了。”从这之后,许世友做事只听毛泽东的。
  这段戏播出之后,很多观众感慨毛泽东与许世友的有趣交情。但没想电视剧播出没几天,现实中的许世友却不干了。
  “当时许世友找到中宣部,称当时他离毛泽东只有二三十米远,他看得清清楚楚,根本没有烤土豆这回事。”仲呈祥说,这个被编剧加入的戏份,没想到却让原型来“找碴”。
  “事情发生后,中宣部的同志就问我,我给出的解释:这是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艺术家是要虚构的。因为,现在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毛泽东和许世友是怎么谈话的,那怎么写?”所以,当时编剧王朝柱,是根据特定历史情景的发展逻辑,根据毛泽东语言风格的特色及思维的逻辑,调动生活积累虚构了这样一个情节。
  “剧组等单位向许世友解释,这样的情节既丰满了毛泽东的人格,又使许世友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真实。再看这部剧后,许世友自己也称‘对这部剧很满意’。”
  历史“戏说”剧同样要按事实说话
  因为剧情需要,电视剧人物与历史不符的情况常有发生。像在《大太监》和《十三格格》中,掌握朝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成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女性;处事圆滑、为人世故的纪晓岚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变成好好先生;处事手段毒辣的李莲英,在《大太监》里却是一个性格单纯、直言进谏的大好人……
  面对历史人物在电视剧中“洗白”,仲呈祥也是有无奈。
  仲呈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第一部反映了马背上的皇帝怎么处理他的事业与爱情及父子关系的电视剧《努尔哈赤》出现在荧屏上,逐渐拉开了中国电视与历史改编剧的大幕。
  60年的电视剧发展中,中国编剧一直面临一个问题:改编历史或经典文学作品时,怎么才是尊重与忠实于历史或原著?
  仲呈祥说:“所谓忠实于历史和原著是要忠实于他们的精神指向,也就是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忠实于电视剧艺术的审美规律与改编历史及原著之间的内在契合。”就如编剧王朝柱,虽然年近八旬,但他创作前是阅读了大量的文研史料,才能把中国历史搬上荧屏,并让观众接受。
  在仲呈祥看来,除了忠于历史,当下也有一些超越历史,甚至完全把历史背景虚化的电视剧值得推荐。“像《琅琊榜》、《天盛长歌》这些电视剧,不是写某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事情,但写得富有历史意义和历史启示,这样符合我们价值取向的作品,同样值得观赏。”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重复了一句话:“创作方法有一千条、一百条,最根本的就是一条扎根生活”。仲呈祥认为,无论如何改革历史与原著,“扎根生活”都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精神的一条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