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9月13日> > 总第2831期 > 11 > 新闻内容
“担”与“胆”
新闻作者:石川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人曾对百名中国名企的掌舵人的成长轨迹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除了拥有能力、智慧等智力因素外,还都普遍具有“担”与“胆”的特质: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具有敢作敢为的“担当”;还不囿于陈规陋习,敢试、敢闯、敢干,具有有勇有谋的“胆识”。也就是说,“担”与“胆”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条件。
  其实,一个合格和出色的领导干部更是需要“担”与“胆”的特质的。
  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设计者、决策者、引领者,或是某个单位、某个部门工作的推动者、撬动者、实施者,除了需要在迷茫之中看得清、在复杂之中想得明、在杂乱之中稳得住、在言行举止中当表率,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不畏惧、是非面前勇举旗、面对错误敢亮剑,需要在岗在职在状态,需要理直气壮地履好职、担好责。
  然而在现实情形中,总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担”与“胆”。一种是既没有“担”又缺乏“胆”,从不想开拓进取的事,更不想攻坚克难的事,从不干冒风险的事,更不干得罪人的事,信奉的是“不干事也不出事,不尽责也不负责”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热衷于“和事佬”,满足于“守摊摊”,安心于“太平官”,大有一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的范儿,这种官只会是人们所称之的“庸官”。一种是缺乏“担”却拥有“胆”,忘记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要求,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更有甚者为所欲为、恣意妄为,不该想的也想,不该说的也说,不该去的也去,不该拿的也拿,最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种官不是“莽官”,就是“昏官”,抑或就是地道的“贪官”。一种是虽有“担”的愿望却没有“担”的胆量,也就是有“担”没“胆”,过于自尊,过于看重自身的安全,过于计较自己的荣辱得失,习惯于等待观望,安心于按部就班,陶醉于四平八稳,该试的不敢试,该闯的不敢闯,该担的不敢担,结果给地方或单位的发展错失了机会、留下了遗憾,这种官只能被称之为“无为官”和“自保官”。凡此种种,都不是党所要求的领导干部形象,也不是人民心目中的“好官”,不可能拥有什么好口碑,只会被人嗤之以鼻,严重者还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从来就是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尽职尽责。党内的许多文件都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无私无畏,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这其中的“尽”、“上”、“出”、“承担责任”,就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担”,而其中的“敢”就是领导干部需要的“胆”。既有“担”,又有“胆”,方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英雄本色。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面对的形势错综复杂,更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担”、“胆”俱全。不能遇事“踢皮球”、“躲着行”、“绕着走”,明明应该自己拍板决策的事,为了不担责任无论大小都要向上级请示汇报;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官位”和“乌纱帽”,畏惧风险,墨守成规;不能搭“花架子”、搞“政绩秀”;不能放任放松,不讲原则地迁就,捂着哄着,搞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而是要以一种浩然的正气、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舍我其谁的胆气,视担当为使命,以担当为态度,更以担当为行动,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矛盾,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勇于改革,敢于碰硬,大胆创新,争创一流。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官没有“担”与“胆”实则是其为政之耻辱。“在其位、谋其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从古至今,大凡那些被人记取、受人称颂的官员都是具有干事的热情和挑战的激情的,在言行间彰显着个人的正气、勇气和胆识、魄力。
  但“担”与“胆”的具备,也不是喊有就有的,它需要领导干部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改造,需要“身正不怕影子斜”和“心底无私天地宽”境界的造就,需要“艺高人胆大”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不断累积,也需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氛围的营造和制度的落实。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