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5月03日> > 总第2812期 > 16 > 新闻内容
孩子说话 “奶声奶气”?可爱背后藏危机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姚家琦 周文奕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吾家有儿初长成,牙牙学语最珍贵。说起孩子的成长,“第一句话”总能被父母记住。若孩子发音标准,往往被家长看作聪明的表现;口齿不清,也能被视为“贵人迟语”。
  可是,宝宝说话“奶声奶气”,真的只是孩子太小这么简单吗?近日,一篇题为《“贵人迟语”害了多少中国孩子》的文章在网络热传,文中讲述了一名武汉妈妈带4岁宝宝辗转求医的故事,也将一个十分常见却不被家长重视的儿童病带入了公众视野——构音功能性障碍。
  构音功能性障碍就是“口吃”和“大舌头”吗?别急着下结论,跟着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去医院寻找权威答案吧!
  
4岁“奶娃娃”的求医之路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说话结巴不是什么毛病,甚至还会认为孩子的口音“萌萌哒”。可近日,一篇题为《“贵人迟语”害了多少中国孩子》的文章中,当事孩子的妈妈写下的一段话为广大家长敲醒了警钟——
  我的宝宝今年4岁半了,男孩,在3岁时,说话就不清楚,奶声奶气的,当时,没觉得孩子有问题,因为我们当地说,“贵人迟语”,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一晃一年过去了。孩子4岁了,说话时首字发不出来,第二个字要结半天才发出来。
  作为母亲,我真的很焦心,上百度查,以为是口吃。搜了一大堆,要么是语言训练,要么是到医院做治疗。但要怎么查,怎么做治疗,真的是一头雾水。我最先开始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培养孩子读书。从孩子3岁半就陪孩子读绘本,我读一句他读一句;二是带孩子看医生。从我们小城市的三甲医院到武汉市的同济儿科、保健科和口腔科;武汉协和的儿科。跑了那么多医院,全部挂的主任专家号。从神经、听力、耳鼻喉等,一一排查。每到一个医院,问导医台,都是挂儿科,儿科再到口腔科,口腔科再到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再到儿保科。钱花了不少,医生也说不准是什么。辗转多家医院后,最终在协和医院康复科通过语言治疗师的测试,确诊属于语言不流畅和构音的问题。可惜,语言治疗师告知,儿子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口音娃”的“儿童病”
  那么,这名武汉妈妈的困扰是不是个例?4月29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在语言治疗室里,5岁女孩彤彤正是这样一个“有话不能好好说”的“口音娃”。
  把“哥哥”喊成“特特”,把“姑姑”叫成“呼呼”……彤彤一开口,总能引来一阵笑声。孩子爸妈一开始以为她是故意调皮太娇气,谁知,自说话起,4年时间,彤彤都改不掉“嗲声嗲气”的毛病。
  随着年龄的增大,彤彤闹出的笑话也多了,“别人问她多大了,她乐呵呵地掰着手指说‘我五肺了’!”彤彤妈妈说,同龄的孩子嘲笑她多了,她就不跟别人玩,性子越来越孤僻。
  然而,越不说话越改不掉。如今,彤彤不仅说话带“口音”,一着急还经常结结巴巴。不久前,她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检查,这才知道,原来孩子患上了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病”:构音功能性障碍。
  
约3%—6%的儿童存在语言障碍
  “构音功能性障碍不是一般的口吃。”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黄广文介绍,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而造成孩子构音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难治愈的一种情况是由于难产等原因造成小儿缺氧或是脑损伤,使得大脑中负责语言的部分发育不良。
  除此之外,孩子发音不清,最常见的原因是器官畸形,主要包括口腔腭裂、唇裂及舌体畸形或是交通意外造成的畸形导致的言语障碍,“有些孩子发音器官没有问题,但就是不能正确地发音,这类情况就属于功能性构音障碍”。
  黄广文介绍,功能性构音障碍在学龄前儿童中是最为常见的发育问题之一。约有7%—10%的儿童其言语和语言的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标准,约有3%—6%的儿童存在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且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所以,在1—3岁儿童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高度重视。
  
当心发音不清的“奶娃娃”
  “有不少家长在教孩子学话时,纵容了他们的‘奶声奶气’,致使孩子养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导致出现构音障碍。”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胡继红介绍,构音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速度、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性的改变,也就是说话含糊不清和不流利。
  不过,构音障碍患者言语所表达的内容和语法往往都是正常的,对理解他人的语言也无困难,而仅仅是口语的表达障碍。
  “治疗构音障碍最佳时间是3岁以内。”胡继红说,在这个阶段治疗,一般干预后情况良好,孩子基本能恢复到正常发音。如果等到孩子发音、语言就够基本与成年人相似的阶段时,治疗起来就十分困难了。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了解到,康复科的语言治疗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训练,一点点地教导孩子发音。但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孩子的治疗时间不一样。
  胡继红提醒,在家中,家长也可以对出现类似症状的孩子进行一些家庭训练,如训练气息,可以让孩子吹泡泡、吹哨子等。如果“g”、“k”发音不准,可以练习漱口,在保证不呛咳的情况下,让孩子从嘴巴里有水漱口,逐渐减少水量至无水,最终达到无水情况下发“ga”、“ge”等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