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29日> > 总第2807期 > 10 > 新闻内容
“无性别厕所入公园”释放人本情怀
新闻作者:文/汪昌莲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日前新出台《北京市老旧公园改造提升导则》,该导则首次提出,公园公厕在改扩建时,要引入无性别厕所。无性别厕所也称独立厕所,是男女均可使用的厕所,主要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
  (3月27日《北京日报》)
  从节约能源方面考虑,设置无性别厕所,能节约土地和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厕所的利用率。另外,传统公厕对男性更便利,而现今女性外出和参与社会活动增多,因此,无性别厕所的出现,能更好地解决女士如厕难,体现了城市对女性的关怀。特别是,北京市出台新规,公园公厕在改扩建时,要引入无性别厕所,更是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细致入微,释放出了人本情怀。
  无性别厕所最早出现在泰国,是专门供有变性倾向的男性使用的。而随着社会发展,无性别厕所逐渐成为男女都能使用,残疾人、老人和幼儿可以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的厕所。在国外也叫“第三空间”,一般用“男女,中间加个轮椅”作为标识。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早就有了无性别厕所,因为在城市马路边常见的流动厕所、火车飞机上的厕所,都是没有性别标识的,它们是无性别厕所的雏型。事实上,建立固定无性别厕所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有,更有不少城市打算或正在建设这种厕所。
  然而,在中国,公众的文化理念和认知,还远没有达到非常开放的程度,对于无性别厕所,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特别是,由于设施管理不善,如厕尴尬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在郑州一座无性别厕所,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因内急,拉开了一道没上锁的门,结果里面正巧有一位女士在方便。那女士以为该男子想耍流氓,当即给了他一记耳光。类似这样的尴尬事,自无性别厕所投入使用以来,已不是一两件了。可见,男性怕被称流氓,女性怕走光,影响了无性别厕所的利用率。
  因此,无性别厕所入公园,还需无阻碍服务跟进。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无性别厕所的认知度。对新生事物,人们总有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适应过程,要接受一个新事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需要有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挑战传统的勇气。只要市民观念改变了,接受无性别厕所也就自然了。同时,应严格按照“无性别厕所建设标准”规划设计,更好地体现无性别厕所对老、幼、病、残、妇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于如厕尴尬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制作鲜明的公厕标记和引导人们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来克服。人们一旦形成习惯,无性别厕所就不会再有尴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