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1月13日> > 总第2703期 > A07 > 新闻内容
“报刊亭卖寿衣”角色失范也是一次转型提醒
新闻作者:杨朝清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一种角色失范行为,“报刊亭卖寿衣”让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报刊亭所销售的报刊杂志,原本可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家园,现如今报刊亭却徒有其名,“从未卖过报纸”;对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背离,让没有殡葬用品营业执照的商家超范围经营,将报刊亭用作其他用途。这样的违规行为,理应得到规训和惩罚。
  伴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报刊亭的衰落成为一种无奈而坚硬的现实。在笔者所在的校园里,鼎盛时期有五家报刊亭,报纸杂志也很丰富;现如今,只有两家报刊亭还在不忘“初心”,另外几家早已改头换面。两家依然坚守的报刊亭,销售报纸杂志基本上也挣不上什么钱;曾经的“主业”已经彻底沦为“副业”甚至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急剧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不少人的生存生态,也让一些事物遭遇了“冰火两重天”。报刊亭昔日的火爆局面,如今已经难得一见。将报刊亭用作其他用途尽管不够合理,却是一种 “生存理性”——报刊亭进行多种经营是为了收入来源多元化,多挣一些钱。“报刊亭卖寿衣”尽管背离了社会规范,却依然隐伏着商家的利益诉求。
  和曾经风靡一时的街头电话亭一样,报刊亭也难以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报刊亭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共空间,如何更加便民、利民?报刊亭要坚守“本分”,售卖报纸杂志的功能不能废弃。尽管移动阅读方兴未艾,但依然有一些读者喜欢纸质阅读;尽管报纸杂志的市场需求减少,报刊亭也需要承担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
  报刊亭不是不能做“副业”,而是要将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没有相关商品的营业执照却超范围经营,这样的自弹自唱需要戴上“紧箍咒”。对于报刊亭而言,既不能只要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却忽略经济功能,也不能只要经济功能却漠视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身处变革时代,“报刊亭卖寿衣”尽管不合规矩,却给我们带来了一次转型提醒。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报刊亭既要便民、利民,也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报刊亭在售卖报刊杂志的同时,也可以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些常用消费品——遵循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循序规范的利益的支持,其道德价值就是脆弱的;寻找公共利益和商家利益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将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报刊亭才会更有生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