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30日> > 总第2550期 > b03 > 新闻内容
旅行,扩展生命的宽度
新闻作者:余枚珠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来也巧,马上到来的7月2日是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纪念日。一来这天是我的生日,二来,这也是我走上新闻道路的纪念日。2006年7月2日,我在一家日报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在社会新闻部历练了三个月后,被调到经济新闻部跑旅游。我至今都记得那天的自己是如何的心花怒放和感激不尽。
  如今算来,兜兜转转,已然9年。
  9年来,感恩于这个职业,我的确跑了不少地方,从名山大川到小村小寨,从著名景点到犄角旮旯……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每个月都有至少20天“在路上”。此前百度地图推出了一个足迹软件,我算了算,自己已经在国内外66个城市留下了脚印。并且,作为一名旅游记者,我有幸走进一些“深藏闺中”的景区景点,有幸深度游走一村一寨,有幸与旅游大佬们对话,有幸被旅游界的人称为“同行”。
  我常常跟身边的人这样解释旅行的价值:你或许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你能够扩展生命的宽度,扩展的方法就是去旅行,去增加阅历,去看看世界有多大。
  当然,这里所说的旅行绝不是在旅游景点打卡式的游走,也绝不是肤浅的走马观花。出于职业的需要,在每一次出差前,我至少都要查一查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当地的文化民俗,最好还找到一两本书,找几位当地人聊一聊。到了目的地之后,除开必要的规定行程,其余的时候就如放归山野的动物一样,得不怕艰险地“野”起来。
  2010年的10月到12月,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有意义的一段。那时我去到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挂职两月,在我看来,这无疑是深度了解当地的好机会。因此,在镇上忙完日常事务之余,我和几位“挂友”周末抽空到处去看看。在江华县寻找“老江华八景”,爬三个小时的山到水口镇的最高峰探访守林的老人,去大圩镇看宝镜古村的建筑与木雕,去白芒营镇走秦岩古溶洞。后来,我们自己找车去江永、道县,访江永女书文化、探瑶族千家峒、走上甘棠村、寻茶马古道古驿站,甚至去到道县的鬼谷……对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我们也如饥如渴的捕捉着:瑶族长鼓舞、盘王大歌、板凳龙、坐歌堂、度曼尼……
  在那里,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冲击着我的内心,它们一方面变成了一篇篇的报道得以发表,向外界介绍着当地的旅游、文化、民俗,另一方面更让我对瑶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我还专门去到广东连州的连南千年瑶寨,那天转了两趟中巴,再步行数小时,最后遇到一个当地人骑着摩托车才我把送到目的地。
  一个深藏在高山里,看起来破破烂烂,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旅游也没怎么发展的地方究竟值不值得这样大费周折的去探访?
  当我在路上就遇到身着瑶服,盘着瑶族传统发髻的老人和孩子;当我看到瑶寨里用竹竿架起的沿用了数百年的供水系统;当住在石头房子里的瑶族老人端出米酒,并愿意给我看他们压箱底的首饰与华服;当路边抽着烟袋的瑶族大爷主动要求我给他拍一张照片时,心里哪会想什么叫值得,什么叫不值?
  体验,就是旅途的意义;探索,就是能将一段旅程无限拉宽,让自己收获满满的方式。
  文明、现代与传统、自然的冲突,一直都存在着。我常常想,旅游业作为一项绿色经济,发挥得当,它的确可以起到既保护资源,又拉动经济,从而使当地人受益并改善生活的作用。作为一名旅游记者,而非单纯的旅游者,我也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够通过手中的笔将更多的自然、文化、历史等等旅游资源宣传出去,也算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