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8月15日> > 总第2462期 > A12 > 新闻内容
这样逗孩子会“伤”到他们
新闻作者:李旦 实习生 邓黎黎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旦 实习生 邓黎黎
  “来,小宝贝,叫姐姐!”“什么姐姐?明明就是阿姨!”……相信这样逗孩子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或者是为了表达热情,很多人一看到小孩子就会凑过去逗一逗、捏一捏。于是,三五个大人围着一两个小孩逗,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最后的结果却往往是小孩子被逗哭,或者默默地站在一边不说话了。其实,逗孩子也是有讲究的,方法不当,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情景再现
  妈妈带着4岁儿子参加公司的聚会。由于孩子长得比较可爱,因而一到场就立刻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围观。妈妈指着一位女同事对孩子说:“宝贝,叫姐姐!”这话一说,旁边的人立马起哄:“哎呦,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好意思让人家叫你姐姐呢!”妈妈也笑了笑,还是让孩子叫姐姐。“叫阿姨”,“叫姐姐”……孩子最后很无奈地哭了起来。一看到孩子哭,同事们都拿出好吃的、好玩的来诱惑他:“你叫我姐姐,我就把这个娃娃给你,好不?”看得出来,孩子很喜欢那个玩具,可他就是不敢开口叫,因为他不知道到底是要叫姐姐还是阿姨。到最后,孩子始终没有开口叫人。“这么大个男孩子了,连叫人都不敢呀,胆子也太小了吧?”旁边的同事还在那里开玩笑地逗孩子,而孩子则很郁闷地站在那里,整个聚会期间都没怎么说话。
  3岁的浩浩长得很白净又秀气,所以,每次一到公园,就有很多人围过来逗他玩。“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看他长得特别好看,很多大人经常会这么故意逗他,“男孩。”浩浩很腼腆地回答道。“你真的是个男孩子吗?男孩子哪有你这么白净的,要不把你的‘小鸡鸡’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证明一下?”浩浩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红着脸站在那里不吱声。“你看吧,我说你是个女孩子吧,哈哈!”被大人这么一逗,这个时候,本来性格就比较内向的浩浩就干脆躲到了奶奶的身后。
  5岁的苗苗自从有了弟弟后,在家里明显就没有以前活泼了。尤其是当她看见爸爸妈妈带着弟弟一起去外面打工,而她独自跟奶奶留在农村的时候,她就表现得更加不开心。“苗苗,你爸爸不要你了呢!他现在有了你弟弟,就不喜欢你了。”“你骗人,我爸爸昨天还打电话回来说,要给我买书包。”面对邻居的逗乐,小女孩开始还理直气壮地回几句。“你怎么那么傻,他要是喜欢你,怎么不把你一起带到身边?你弟弟在外面可好玩了……”被邻居这么一说,苗苗就哭着要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奶奶哄了好久她才罢休。但经常被邻居这么逗闹后,孩子有时候就会在梦里大声喊叫:“爸爸,不要丢下我!”
  家长们大多认为逗孩子不会有伤害
  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中路的沿江风光带一直是孩子游玩的好去处。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沿江风光带的风帆广场附近发现,大人逗乐孩子的情况很常见,而且方式和方法,有些跟上文提到的情景很类似,如有的娭毑开玩笑说:“小姑娘,你咋这么胖,你爸妈天天给你吃什么了?”还有的妈妈逗别人家小孩:“你不是你爸妈生的吧?要不然怎么一点都不像他们?”……记者也发现,被逗的小孩有些能很从容地应对,但大部分孩子还是会有点束手无策,不吱声或者是干脆跑开。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随后和这些逗乐孩子的人进行了交流。在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们并不知道逗乐孩子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就开个玩笑,能有什么影响!”“不会的啦,我们家孩子经常被别人这么逗。”……
  然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当很多人都觉得逗孩子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时候,有些妈妈却表达了她们的担忧。“我家孩子就经常被逗哭,她本来就很内向,有时候别人一逗她,她就更加不敢说话了。”陈思聪妈妈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逗孩子也是要讲究分寸的,有时候看到亲朋好友逗自家孩子,明知道他们这样做不对,却碍于情面不好说。每次只能让孩子受委屈,孩子也越来越反感这种社交了。
  “我也不喜欢别人逗我们家孩子,感觉跟耍猴一样。孩子又不是宠物,不是用来逗着玩的。你要是喜欢我家孩子,那你可以跟她做游戏、讲故事或者是抱一抱都可以,但不要随意地逗孩子玩。”贺妈妈如是说。
  逗孩子最重要的是“无害”
  逗孩子可能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加强小孩和大人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小孩尽快地熟悉和适应社会。但在逗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就发展成了捉弄,这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是很隐蔽的,产生的影响却很长远。因此,在逗小孩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注意以下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无害”。也就是说,一定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或安全感,比如,大人故意逗男孩问他是男是女,这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也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而逗孩子说爸妈不喜欢她(他)了,则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本来儿童时期就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阶段,他们需要通过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来逐步建立一定的安全感,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这样逗她(他),会很容易让她(他)一直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进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在孩子表现出不适时该立刻停止。大人喜欢把孩子当作取乐的对象,而不把其当作独立的个人来尊重。只娱乐自己和其他成人,却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势必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反感。要孩子称呼大人时,这个逗孩子这样称呼,那个又逗孩子要那样称呼,这种现象特别常见,孩子经常是在大人的玩笑中手足无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反感这样的社交方式和场合。
  父母要学会替孩子解围
  作为父母,有时候看到孩子被众人逗也很无奈,又苦于面子问题,不好直接制止,而且事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解释。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这样苦恼,还是有很多方法处理这种情况的。首先,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被大人的“逗”伤害了,那家长可以鼓励和帮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共情,也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其次,对孩子担忧或害怕的事情进行处理,给予孩子安全感或者自尊、自信。如对孩子说“妈妈永远都会爱你”,“你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等。第三,教会他一些抗议的方法,比如“我不喜欢你这样逗我”,“我不喜欢听你说这样的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尹霞云博士
  孩子被逗哭后性格发生变化
  广西南宁市民蔡女士家有5岁男童涛涛。去年寒假里,他跟着妈妈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之后,我发现涛涛性格变了,原本内向的他变得爱打架了。”原来,涛涛长得胖嘟嘟的,比较惹人爱。那次聚会上,自然成了焦点。“涛涛,你长那么帅,班上肯定有很多小女友吧?”一位阿姨调侃说。“快叫阿姨,就给你一个红包。”“不对,叫姐姐。”内敛的涛涛低头不语,但周围的叔叔阿姨仍旧跟着起哄。“那么腼腆,你是个女孩子才对。”这时一位阿姨边说边抢过涛涛手中的遥控汽车,涛涛“哇”地急哭了,冲过去对这位阿姨一阵拳打脚踢。一桌子大人见状都大笑起来。
  蔡女士称,没想到之后涛涛先是不愿出门,后来遇到有人再逗他,他就打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讨厌他们逗我。”这才让蔡女士意识到他的心理变化。
  来源:《南国早报》
  逗小孩玩一拳“打”死其家长
  家住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小辉,平时就喜欢拿小孩子取乐。今年2月12日下午,看到本村的强强正和两个小伙伴玩耍,便一边搂抱强强一边在他身上挠痒痒,还把手伸进衣服里“取暖”。这时,蒙蒙和其他几个小孩子恰好路过,小辉上前拦住蒙蒙,把手伸进蒙蒙的衣服里,还喊强强也来“取暖”。蒙蒙见状,心中百般不乐意,便和强强扭打起来。
  蒙蒙哭着跑回家,把事情告诉了父亲赵鑫。赵鑫听后来到街上找小辉理论。由于言语不合,二人对骂起来,继而开始相互殴打。赵鑫回家没多久就死亡。经鉴定,赵鑫属冠心病急性发作、前壁心肌梗死致心源性猝死,死亡诱发因素为情绪激动和轻微外伤。得知这一消息,小辉感到万分内疚。近日,博爱县检察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将小辉批准逮捕。 来源:《焦作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