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5月23日> > 总第2438期 > A02 > 新闻内容
先治理“私人定制”,再剿杀“院校歧视”
新闻作者:郭元鹏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郭元鹏
  就业的问题一直颇受大家关注。5月21日,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一些岗位一定要“985”、“211”毕业生,是人为抬高招聘门槛。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我们有明确规定,不得搞“院校歧视”。
  (5月21日《新华网》)
  “院校歧视”是事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把招聘不公的原因全部归咎到“院校歧视”上,我想这还是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化了。“院校歧视”对于招聘不公现象来说,其实也仅仅是个马甲而已,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招聘在玩“私人定制”。
  如果说,是社会组织、私人企业的招聘,他们提高门槛下的“院校歧视”其实还真的是因为歧视。而对于一些公务岗位的招聘活动来说,这样的“院校歧视”的背后更多的是“私人定制”。“985”、“211”这个范围里的学校,里面真正的草根家庭的孩子并不多,大多数能够上这些学校的孩子,可以用非官即贵来形容。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有点极端,但从此前媒体大肆报道的“寒门难出贵子”等诸多现象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现实已然如此。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部门的招录活动来说,他们之所以非要设定“985”、“211”学校的招录条件,或许并非完全看重学历,并不完全是“院校歧视”的问题,不排除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院校毕业的孩子其实大多数还都是官员子女、富人子女。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私人定制”招录还少吗?有的招录条件有明显的指向:必须是某某学校的、某某专业的、某某年毕业的,有的竟然规定是某年某月出生的的人,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试问,在一个县里的招聘中指定这样的院校,你说能有多少本地学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治理“院校歧视”的重点应该放到“招聘不公”和“私人定制”上。没有了“私人定制”,即使有“院校歧视”,伤害也会是小些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