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4年02月21日> > 总第2412期 > A11 > 新闻内容
孩子来告状,爸妈奖不奖?
新闻作者:李旦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爸爸一直以好哥们相称的天天,近日被爸爸爆料,平日里很爱跟妈妈告状:“平时我做了什么,天天马上就告诉妈妈了,有时候还说爸爸你不如何如何,那我把上次那件什么什么事告诉妈妈。”天天的这一招让张亮夫妇有点不知所措:对孩子的告状在意吧,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直接无视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需要帮助。相信很多家长也常常在这左右为难的境地纠结,甚至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孩子这么爱告状?有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多达5次。对于前来告状的孩子,家长到底该如何引导?是积极的给予奖励还是批评一顿?不管你平时的做法是什么,我们先来听听别人的说法吧。

案例
告状无人理,孩子哇哇哭
  Bess在小伙伴们的心目中是属于不怎么受欢迎的那一类,因为只要别人稍微碰她一下,或者是其他小伙伴们干点什么“坏事”,她就会立刻跑回去跟大人讲。在Bess妈妈李女士看来,孩子的这种行为让她也很无语:“都已经6岁了,应该已经懂事了,可为什么还是什么事情都要跑来跟我说?”
  李女士的侄女经常来家里,Bess想玩姐姐的游戏机,人家不愿意给,于是Bess便哭着向正在厨房里做饭菜的妈妈和舅妈诉说姐姐的“罪状”——“姐姐不给我游戏机,还说等下又搞坏了,要玩就让你妈自己买去。”听到这话的李女士便随口说了句:“姐姐不愿意给你玩,那你就自己去看动画片或者是去堆积木啦。”Bess见“求助”妈妈无效,就放声大哭起来。
  有一次Bess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别人可能是不小心推了她一下,从地上爬起来的Bess便跑到家里去告状,还边哭边喊着“妈妈,丹丹把我推地上了,衣服都湿了。”正在院子里玩的丹丹的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喊后便跟上去问怎么回事,然后跟李女士道歉。“没事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这种事情在所难免的。”尽管李女士一再表明她的态度,可对方家长还是当着大伙的面把自家孩子“臭骂”了一顿。
  渐渐地,小区里的家长都知道Bess爱告状,因此,总是有意无意地警告自己的孩子“少和她玩,要不然等下她爸妈又以为你欺负她了”。李女士也很无奈,其实自己并没有护着自己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她也会当着大家的面告诉Bess,这只是小事,不要那么小题大做。“我越这么做,别的家长就越觉得我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而且孩子也以为连我都不帮她,哭得更伤心。唉,为这事有时候觉得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在家里如此,在学校也是这样。Bess的老师曾经私下找李女士谈过,孩子在学校里面特别喜欢告状,别的小朋友都不是很喜欢跟她玩。“有时候,别的学生借她的橡皮用一下不记得还带回家去了,这种事情她也要跑到办公室来跟我讲一下。”

调查
幼教:为孩子的告状忙不过来
  “孩子爱告状这种现象真的是太普遍了,我们老师每天都要应付各种不同内容的告状,有时候这个说完那个又来说,头都被他们弄晕了。个别孩子尤其严重,甚至会把班上同学的‘不良作为’一一给我们老师‘汇报’一遍,听完我们老师都会觉得很惊讶。”在娄底做幼教工作的李遇元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孩子爱告状他们也表示很理解,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老师也会尽可能地耐心去处理,但多数情况下,老师们也不可能每次告状都去核实,那样就肯定会忙不过来。

家长:担心孩子告状会养成习惯
  近日,杭州一所小学给一年级的家长布置了这么一项作业:“请您就和孩子的一次最有意义的谈话、一个话题或对孩子帮助最大的一个事件进行描述。”在家长交上来的作业中,不少家长关注同一个话题:孩子爱告状。一位家长写道:有一天,儿子说起小朋友说他坏话,他很生气,要告诉老师。我告诉他:“你可以当做没听见。”孩子回答说:“我明明就是听见了,怎么当做没听见?”于是我就只好说:“不要太计较!”孩子还是不理解。这位妈妈的担心,很多家长也有同感,怕孩子从此养成习惯。

专家观点
孩子告状是期待获得肯定和关注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心理顾问、儿童心理师非比认为,孩子们告状的内容比较多的集中于“打我”“争东西”“违反规则”等几方面。告状通常是孩子在表现“我知道正确的规则是什么”,向权威传达“我做对了”,期待获得肯定、表扬和关注。
  但同时,非比提醒说:“上述的告状至少有两个情况需要区别处理,一是正常心理发展的过程,对于这部分儿童要给予肯定,同时也要注意如果表扬过度会强化告状行为,养成不良习惯,进而影响人际关系;二是要去评估这些儿童是否缺乏父母对他的正确关注,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孩子的好表现才能长久、稳定。”

家长要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爱告状,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非比建议,孩子爱告状,家长要摆正心态,这是一种较为正常的现象,很多孩子都会遇到,因此不必太在意。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建立安全意识,告诉孩子别人打闹时要注意躲开等;其次,要引导孩子理解何种情况为“打”何时为“碰”,什么是“有意”“无意”等概念;最后,要帮助孩子建立物权、你我等边界概念,这是孩子社会化的基础。孩子是在交往中学习和锻炼,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不要介意一时进退,家长有时要能接纳吃亏,不介入到孩子的关系中,不盲目建议孩子的具体做法,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的任务是创造时间与孩子亲近,满足孩子对爱的需要,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补充所需的概念或者帮助其理解。”此外,非比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爱告状的孩子中有一些是由于婴儿时期触觉发育不完善,肌肤比较敏感,导致“怕碰”而告状,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做觉知适应性训练。

链接>>
国外家庭这样对待爱告状的孩子
  1、一句话对付告状的孩子:我知道了,等我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再来处理这件事,谢谢你让我知道,然后就结束谈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孩子的“告状心理”得逞。
  2、给孩子发告状票(tattling ticket)。一个月发几张告状票,如果你打一次小报告,那么就要用去一张票。等你用完了,就再也不能告状了。
  3、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有一种“自我宣言”的宣泄方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宣言有一种固定的格式,比如“Please stop……,You make me feel……”(请你不要再做……了,你让我感觉……或者“I feel……when you……,I need you to……”(你让我很难过或者沮丧,我希望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在教室里放了一个告状盒,孩子要告状不能口头告诉老师而要写纸条,把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了写下来,然后放进告状盒。老师固定了专门的时间对这些条子过目,还让孩子把条子自己念出来,大部分情况是等到念的时候写条子的人都已经忘记那件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