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3年12月13日> > 总第2394期 > A02 > 新闻内容
“换爸爸”被质疑折射“风险社会”中家教之困
新闻作者:胡南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周五,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播出,其中“换爸爸”游戏环节在受到部分网友认可的同时,也受到部分网友“质疑”。有网友认为,安排女孩和成年男子一起住,“很别扭”。有专家认为,此种行为不利于儿童的自我保护。
  (12月8日《京华时报》)
  对“换爸爸”的质疑,迅速在网上发酵,引发了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讨论。相对于很多父母发自肺腑的批评,我倒是认为,在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可不必对一个亲子节目中的“换爸爸”过于紧张。
  我随机询问了身边一些育有女儿的“70后”、“80后”父母,得到的结论显示,“爸爸们”大都认为在孩子安全、隐私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体验式的“换爸爸”可以接受。而“妈妈们”则更倾向于从小孩的心理成长出发,认为不能为了收视率的需要,给小孩的成长留下哪怕是一点点阴影。
  在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风险社会”,指现代人要学会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在风险社会中,儿童教育既要强调“爱护”,也要学会“放手”。不难想象,观众对“换爸爸”的质疑,直接原因是对小小年纪的“小萌娃”们的疼爱与担忧,更是担心节目的创意对当下儿童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确,近年来,贩童、杀童、侵犯儿童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对传统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远亲不如近邻”等传统和睦的人际关系造成了极大破坏,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前儿童成长环境产生不乐观、不信任。因此,爱子心切的父母们各种“舐犊情深”的举动都情有可原——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防止孩子被伤害。不过,对孩子进行严密的保护,虽然可以避免孩子们受伤害,却也限制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与乐趣,比如学会信任、分享、合作,学会亲近大自然。更糟糕的是,媒体聚焦对负面事件的放大效应,也容易导致家长们的过度保护心态,从而引发蝴蝶效应,并固化人际间的冷漠、提防、焦虑,阻碍整个社会良好氛围的形成。
  其实,没必要为亲子节目中的“换爸爸”过于紧张,更无需过度地为了保护孩子而断绝他或她与社会接触的最好时机。人的心灵和身体一样,都会有某种自我修复的“免疫功能”,能够因为外在世界的变化而适当作出调整。所以,与其出于爱护之名导致孩子裹足不前,不如在整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试着学会放手,“让子弹先飞一会”,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国人在家教方面,过于强调亲子关系中的性别观念(比如常常以母亲、祖母带养为主),恐怕也与中国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多奶妈,少奶爸”等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现代女性在职场中的日趋活跃,中国必定会有更多“奶爸”出现。所以,在我看来,在亲子关系中,应进一步淡化性别观念——这或许能让更多孩子具有刚柔并济的性格,也更有利于他们在风险社会中茁壮成长。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