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今天是: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20日> > 总第3251期 > 14 > 新闻内容
水入洞庭惹人醉
新闻作者: 文/左琦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  查看次数:598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到虢筱非老师新作《水入洞庭天正阔》时,正值今年新春。翻阅时刻,耳边仿佛回响起了蛇年央视春晚汪明荃的那首经典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
湖湘儿女,总是魂牵梦萦于这片灵动与壮美并蓄的土地。洞庭大泽,三湘四水,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湖南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湖湘大地的灵魂所在,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源泉。湖湘物华天宝,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湖湘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不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盛名。风雅的种子在这片绚丽多彩的地域缓缓落下,萌芽、灌浆、出穗、收成。杰出人物的故事和精神,成为湖湘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广袤的天空。
湖湘不仅是风雅的,更是有骨的。被湘水养育的后辈,必当为湖湘而书,为山水而画,为真性情而歌吟,为俊采星驰而称颂。
可以想见,作者在着墨挥毫之前,是何等的愉悦激动。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禾苗吐穗织绿毯,油菜开花镶金边,燕子归来迷了路,谷堆高过山尖尖。一切事物都是可爱的,它们是文和画最小的分子,却涌动着巨大的能量。
作者的笔下是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渔民们赖以谋生的小渔船,在湖面上随着水流静静荡漾。晨光之星在点染,夕阳之金在蔓延,洞庭湖移动的水蛇腰,盈盈地往人的心里钻。它的面貌因时而异。有时,它被笼罩在轻盈的白纱中,湖面被缥缈的烟雾所淹没,远处,天地并无清晰分界,质地像绢一样薄和轻,万籁俱寂,悄然无声;有时,丝丝细雨落于洞庭湖上,荡起层层涟漪。柔柳修长纤细的腰身斜倚着湖面,所有都是陪衬,包括一尾从水里跃出的肥硕的鱼。太阳把它露出的一半缩了回去……洞庭湖在美,一直在美——这被诠释为永恒的美。
所以,才有了作者《镜鉴》《暾将出兮东方》《江上秋风动客情》《东风莫遣柳条青》《汀洲窈窕人何在》《长与湖水吐纳无终穷》等描摹洞庭四时之景的画作。那些铺陈到天边的浅草滩,烂漫到天边的桃花海,延展到天边的油菜田,绿的绿,粉的粉,黄的黄,再加上阴天时灰色调的布景,草色寥落处孤寂的滩涂,春来时兴奋的翔鸥,忍不住迈出脚步去奔赴春天的人儿,带着浪漫主义的诗情,带着返璞归真的“意”,带着与人、与山水空间、与这方天地的平常生活、与时间的不同刻度、与画外世界的精神往来,鲜活地展现在我面前,我陶醉了。
“塞阳运河上接草尾河,在黄茅洲、阳罗洲、金盆镇垸田间穿流,还有支渠连通着大通湖,直至五门闸注入东洞庭湖。运河流域,百里畴野,油菜花开,芳香扑鼻。”作者的文字叙事里有着无限的阐释、无限的风景,在艺术手法、思想内涵、精神标举、语言建设方面,具有个性化和辨识度,简洁清晰,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可以看作作者诗书画印艺术才华的一次全面呈现。
冷冰川在《无尽心》一文中说过:“我一直想象文无定体、画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好;想象讲老实话、不信邪神的好;想象各式创作了无界限的好。因为根本不存在界限。”虢筱非老师的这部作品,确然打通了文、画、诗的界限,浑然一体,本色自然。他带领我们恍然进入了一片氤氲着诗意的云梦泽,从此,若是谈到故乡,不必说愁,心底流淌的,尽是如水般缱绻不去的淡淡温情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