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2点,22岁的王银从四川成都登上航班。凝视着窗外的风景,她的心中有期待也有忐忑。她这次来长沙,是为了奔赴下一场山海。
一下飞机,王银就直奔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湘江新区站。原来,早在一天前,她在“青年驿站”小程序上申请了4天3晚的免费住宿。入住“青年驿站”的第一晚,王银虽然很累但睡得很安稳。第二天,她第一场面试。
对于很多像王银这样的年轻人来说,“青年驿站”成了他们来到长沙后的第一个家。
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大学生们发现,自己要面对残酷的竞争,为了获得一份心仪的工作,不得不经历漫长的双向挑选过程。
但幸运的是,长沙这座城市的青年驿站,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故事
充满包容性的网红城市
从江西萍乡到湖南长沙,坐高铁只要38分钟。24岁的欧阳红艳感觉自己没坐多久,就听见广播反复播放“列车前方到站长沙南站,请旅客做好下车准备”。她手忙脚乱地穿好外套,从行李架上抽出背包,跟随人流下车。走出高铁站,欧阳红艳一手拖着行李箱,另一只手握着手机查询电子地图--她要去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马栏山站落脚,明早再去公司面试。
欧阳红艳从小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长沙也成为她心中最向往的城市。2019年夏天的研学,是欧阳红艳第一次来长沙。但高考发挥失利,让她不仅与心仪学校失之交臂,也错失了来长沙的机会。
2024年,欧阳红艳大学毕业,在家乡的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但工作不稳定、待遇低、加班多,初进职场的不顺让她再次萌生了想法——去长沙,在那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实现自己更高的职业追求。“现在,我又迷上了《守护解放西》,每一帧画面我都不想错过,它成为我最好的解压神器。”
与欧阳红艳从小喜欢长沙不同,来自海南的曾起娜是被小红书吸引来长沙的,“从短视频里认识长沙,现在被它的细节吸引。”说起对长沙最初的了解,曾起娜坦言自己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构建了自己对长沙的初印象:鲜活的、个性的城市。长沙文旅宣传中随处可见的“茶颜悦色特色打卡点”,“橘子洲游玩攻略”让她对这座城市生活很是憧憬,让她和好友王银将长沙列入想要求职城市之一。
但最让曾起娜印象深刻的,是长沙人刻在骨子里的热情。在长沙问路,哪怕是路过的娭毑也会切换成普通话热情回复。这种细节里的包容,让她少了些“异乡人”的局促。
3月18日,23岁的王潇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悠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对这个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姑娘来说,长沙的连绵阴雨天气和雨后灿烂的阳光都让她有不一样的感受:“南方比北方湿润很多,来了长沙一个月,我感觉自己皮肤都变好了。”
王潇晗是河南开封人,高考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就读金融相关的专业。2024年底,因为考研“二战”不顺,王潇晗萌生了工作的想法,可她并不想留在北方。
经过综合考虑,从没来过南方的王潇晗选择了长沙,“我有一位朋友在长沙工作,我没有那么孤单”。不仅如此,她还从朋友那里了解到,长沙有不少针对外地来长就业毕业生的政策扶持,“比如,长沙市有租房补贴、就业补贴等,大大减小了我们工作前期的经济压力”。
24岁的赵晓霜与男友和长沙结缘始于高中时代。2020年国庆假期,热爱美食和旅游的赵晓霜和男友一起来到长沙旅游。这对情侣首次踏足长沙,被这座城市的美食吸引,也喜欢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综合了各方面考量定下了“毕业要一起来长沙发展”的约定。
此前,他们曾一起去过重庆、武汉、南京、福州等地旅游。从气候、美食到就业前景,他们一致认为长沙是综合得分最高的,是他们都喜欢的城市。
如今,两人都已顺利被公司录取,他们用四年的坚守,兑现了大学时代的约定。赵晓霜告诉记者:“我们俩现在就想努力赚钱,争取早日在长沙稳定发展安家落户。”
藏在细节里的女性友好
2月底,王银接到了长沙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初步谈下来觉得非常合适。尤其是当得知来长沙面试还有免费的“青年驿站”入住时,她更是对这家公司和这座城市充满了好感。
那天面试完走出公司,王银没有马上回去。她和好朋友曾起娜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即将工作、生活的城市,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更令王银触动的,还有城市细节里的女性关怀:厕所随处可见的卫生巾互助盒、公共场所的温水直饮机……这些润物细无声的举措,构建起她对长沙深厚的情感。
来自湖北的冯璇大学四年都在长沙度过。她发现,长沙随处可见,藏在小细节里的“女性友好”:在五一商圈周边,她看到交通信号灯改造成爱心形状,不时发出“爱TA就护TA安全”倡议。
长沙的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女性户外运动社群,她会参加一些女性主题的阅读会、成长分享会,“在女性社群里,经常会得到来自女孩们友好的鼓励。”
“她结盟”打破求职孤岛
曾起娜最初跨省求职的决定,源自短视频里的光环,但真正支撑她奔赴星城的,是同行的同窗伙伴王银和她组成“求职搭子”。大四一年,曾起娜和王银目标非常清晰:找工作。为此,她们放弃了考研,从网上搜集各种求职信息,每天在图书馆复习备考。大四一开始,更是奔走在各地考编的路上。
在求职途中,曾起娜和同行伙伴会一起分享招聘信息,交流面试经验,结伴出行面试。“有人一起同行的话在陌生城市会更安心。”曾起娜说,这种“她结盟”的求职方式,让她们可以在陌生城市相互支持,消解独闯的焦虑,尤其在租房、面试安全等方面,多了份安心。
3月17日,入住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湘江新区站的第一天,她们就被工作人员拉进了求职信息分享的招聘群,任何时候只要有招聘信息,就会有工作人员分享至群聊。“这座城市就像印象里的一样,好像永远醒着。”
欧阳红艳则是在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马栏山站遇到了自己的求职搭子。刚来长沙时,欧阳红艳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会陷入自我否定,“毕竟我也只是个普通本科,他们凭什么要我?”来长沙之前,欧阳红艳曾在深圳海投了上百家企业,但无一例外都石沉大海,“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专业,甚至想过放弃找工作”。
共同的经历与话题,让欧阳红艳和驿站室友冯璇很快成为好朋友。看到欧阳红艳的自我怀疑,冯璇跑过来安慰她:“没事,在长沙,我们一起搭伙找工作”。
此后的两天,她们经常一起查找求职信息,一起互当面试官模拟面试。失落、迷茫时,两人就给自己放小半天假,去长沙的橘子洲头、坡子街放飞自己肆意的青春。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