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今天是: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1月23日> > 总第3244期 > 13 > 新闻内容
伊能静凭什么成为全网追捧的“梦中情妈”
新闻作者:文/罗畅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查看次数:772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前不久于上海举行的TEDx外滩2024年度大会上,伊能静与儿子恩利共同登台演讲,这对母子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恩利,他那从容、自信且充满力量的发言,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他“异装癖怪小孩”的刻板印象,赢得了“显然被良好养育”的赞誉。因此,众多父母开始寻求伊能静的育儿经验,我们在此分享其中的点滴。   
1走出原始家庭的束缚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伊能静早年的经历。她自幼父母离异,被长期寄养在保姆家,突然间背负了巨额债务,遭受校园霸凌,14岁开始洗盘子,15岁成为服务员,16岁踏入娱乐圈……这些经历让她深陷于“我不值得被爱”的自我否定之中。
然而,伊能静并没有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传递给儿子恩利。
她表示:我思考的不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母亲,而是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我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妈妈。
尽管工作繁忙,伊能静从未错过恩利的生日,每个周六,他们都会一起看电影、享受美食,每当升学、毕业等重要时刻,她都会陪伴在恩利身边,全心投入。
有一次,恩利在体育课上受伤,伊能静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地从上海飞往台北。
当伊能静到家时,恩利已经看过医生,只是扭伤了脚趾,在家静养即可。但伊能静坚持亲自为儿子上药,为他准备美食以示安慰,并在返回上海时反复叮嘱。
许多网友认为这有些过于矫情,但伊能静认为,恩利给她打电话,说明他需要妈妈。我们应该珍惜孩子身上的这种寻求,这是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和爱。
恩利接受了伊能静的爱,并以同样温柔的方式回应她。   

2俯身平视,是教育的开始
伊能静成为全网的“梦中情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恩利小的时候吃饭很慢,别的孩子半个小时就可以吃完,他要花上两个小时。对此,伊能静焦虑又无助,常常是恩利一吃饭,她就情绪激动,开始梨花带雨。
后来,伊能静发现,恩利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导致牙齿咬合不正和下巴后缩,所以不是儿子不想快点吃,而是生理条件造成了他无法吃得快。
经过矫正治疗,恩利的饮食习惯有了显著改善,这也让伊能静深刻地认识到:面对孩子的难题,我们不应一味地责备,而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当恩利步入中学,提出想要一部智能手机时,伊能静本能地想要拒绝,她心里想:这有什么用呢?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时可没有这些。
然而,恩利温和而坚定地对伊能静说:我的未来你没有去过,你不要用你以前四十年的经验来告诉我,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尽管伊能静有些错愕,还是欣然接受了恩利的说法,开始尝试更多地站在儿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跟恩利探讨未来规划时,伊能静建议他学习编剧课程,但恩利本人更倾向于学习剪辑。伊能静决定尊重并支持儿子的选择。
不久,恩利成功考入纽约大学的导演系,该系的电影专业在美国排名首位。
在纽约求学期间,恩利面临了独自在海外生活的种种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自信的动摇。他开始反思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全身心投入学习,三年内完成了128个学分,提前一年毕业。同时,他坚持绘画、创作音乐、组织艺术社团,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多才多艺且勤奋努力的“学霸”。   

3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恩利最初引起媒体关注,是因为其穿着打扮挑战了传统观念,他像女性一样打扮,留长发、佩戴女性风格的戒指、涂抹指甲油……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迅速引发了广泛争议,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向伊能静发出呼吁:请管教你的儿子。
面对如潮的流言蜚语和负面评论,伊能静坚定地公开支持儿子:我会给予他全部的自由,他在我眼中,可以成为任何他想成为的人。
伊能静和恩利都成为了他们梦想中的自己,但并非简单模仿或遵循既定的轨迹。归根结底,是用爱来滋养,不压抑、不限制,静待花开。
许多人认为,恩利作为“星二代”,他的成长经历是普通家庭无法复制的。但当我们深入分析,会发现恩利所经历的,是一个始终充满爱的故事。因为爱,他被包容、理解、信任;因为爱,他变得自信、温暖、善良。这些品质与家庭背景并无直接关联。
愿每个人都能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勇敢地做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