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今天是: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1月23日> > 总第3244期 > 10 > 新闻内容
春节将至,警惕年夜饭“最低消费”陷阱
新闻作者:本报编辑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查看次数:746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年夜饭市场再度升温。如今,为了享受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与体验,众多消费者将年夜饭的用餐地点选在了餐厅。然而,预订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却遭遇了餐厅设置的最低消费门槛,极大地影响了消费体验。
一些餐厅规定,只有预订特定套餐才提供包间服务,甚至要求人均消费达到888元以上,方可预订包间。餐饮商家这般公然设置年夜饭“最低消费”,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早在2014年,为规范餐饮服务经营活动,商务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中,第十二条便明确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赋予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获得公平交易条件以及拒绝强制交易的权利。由此可见,餐饮商家设置年夜饭“最低消费”,既不合情理,更是违反法律之举。
要有效整治年夜饭“最低消费”这一乱象,需多方协同,打出“组合拳”。
监管部门应强化督查力度。市场监管、消保委、物价等相关监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起监管主体责任。一方面,对餐饮商家的定价标准进行严格规范,确保价格合理透明;另一方面,加大对乱定价行为的监管与督查,做到不留死角,防患于未然。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执法部门要秉持“零容忍”态度,严厉处罚违规行为。一旦发现餐饮商家设置年夜饭“最低消费”,应迅速介入,严肃查处。除开出高额罚单外,还可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在行业内的经营活动,甚至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采取停业整顿或从业禁止等措施,让违规商家为自身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消费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当遭遇预订年夜饭“最低消费”侵权行为时,要坚决拒绝,不能忍气吞声。同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的每一次维权行动,都是对不良商家的有力打击,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
此外,对餐饮商家加强合法经营教育也至关重要。通过宣传身边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商家深刻认识到设置年夜饭“最低消费”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是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引导商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自觉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年夜饭是阖家团圆的象征,不应成为商家违规敛财的手段。只要监管部门、执法部门、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打出整治“组合拳”,就一定能让年夜饭市场回归正轨,让消费者安心享受团圆盛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