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龙顺英就要前往长沙参加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她在积极完善自己建议的同时,也总是喜欢在牙泉村整洁如新的村道上走走。而村民们只要一说起龙顺英,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有加。
龙顺英是衡阳市祁东县过水坪镇牙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衡阳市劳动模范、衡阳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她带领乡亲们发展农业、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号召富起来的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打牌村”成了“巾帼示范村”
牙泉村地处衡阳市祁东县偏远山村,辖31个组、898户、3126人,于2017年由板塘村等三个村合并而成。20世纪初,由于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妇女除了在家带小孩就是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很长一段时间,该村被笑称为“打牌村”,由于缺少劳动力,造成村里的大量良田荒芜。
2002年,只有中专学历的龙顺英先后在板塘村(后合并为牙泉村)担任妇女主任、村主任。龙顺英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女村干部,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带头示范。
2012年,龙顺英开始在村里成立伟瑞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流转了全村几乎所有的良田和荒田,开始了她的种粮、种烤烟、种红薯之路。同时,她聘请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常年务工,根据工作性质和时长发放50元~150元不等的工资,这样既解决了田地荒芜的问题,又能增加村民就业和收入。村里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活干,“打牌村”慢慢成了远近有名的“巾帼示范村”。
2015年8月,为了解决粮食的产后服务及部分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龙顺英在邻村福炎村流转土地200余亩,建成了汇丰谷物烘干中心,该中心现有生产车间两栋,总面积1560平方米,容积4800吨,总投资1249万元,添设烘干机组16台(套),生产设备投资841万元。2020年,该中心实现纯利润87万元,同时也给周边种粮大户吃下了“定心丸”。
“我们村比龙书记学历高的人多的是,但是她做事公平公正,是个干实事的人,要是她没有能力我们也不会选她。”牙泉村村民王月娥今年已有60多岁,她每天接送孙子和孙女上学后,还能在伟瑞种植合作社干点种烟、种红薯、插秧、除草等较轻的活,一年下来收入也有2万多元。
多年的心病终于得到了根治
2024年3月,牙泉村金龙泉水库溢洪道维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那段时间,龙顺英几乎天天都要到工地上转一转。
她还记得,2017年7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村里成了一片汪洋。
“那天我们支部党员刚庆祝完党的生日,就立即分散开来转移受灾群众。”龙顺英说,望着洪流她不禁放声大哭,赶来抗洪救灾的领导和村民都在宽慰着她,“其实我当时是看着洪水给我们村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心里疼得实在不行了”。
金龙泉水库的溢洪道便是在那场洪水中损毁的。这座始建于1953年10月的水库关系着下游1700多亩稻田的农业用水。自从水库成了病险水库,维修除险也便成了龙顺英的“心病”。
当时还是祁东县人大代表的龙顺英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同时,她多次通过召开村委会、一事一议等形式,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
“上级对我们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视,多次协调,但由于资金缺口实在太大,最终无法实现。”龙顺英想起往事,不无遗憾地说。
于是,龙顺英和村支两委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大力推动种植双季稻,引进优良稻种,打造“新玉生态优质大米”品牌,既解决了300多名村民就业,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2021年9月,龙顺英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牙泉村的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道路得到硬化,桥梁得以兴建,村里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2023年11月,在龙顺英的积极奔走下,衡阳市人大、祁东县人民政府以及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来到牙泉村现场察看水库险情,并要求尽快完成病险水库修复工程建设,确保农田灌溉安全。
“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维修除险工程得以顺利立项。我们对水库大坝内坡防渗、外坡修整、溢洪道新建、低涵及闸阀设备更新等,以及对1200米左右渠道进行全面维修。”龙顺英说,多年前的“心病”这次得到了“根治”。
龙顺英说:“今年两会,我将围绕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出建议,建议将乡村道路扩宽为双向车道,对尚未完成村级(社区)道路硬化建设的村给予资金扶持,完善乡村道路水渠等配套设施建设,将乡村公路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相结合,让乡村道路焕新颜,铺就老百姓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