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2月12日> > 总第3238期 > 8 > 新闻内容
以针为笔线为墨!她让千年老挑花焕发新光彩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照片主角:沈燕希
(花瑶挑花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座右铭:乐观向上,微笑向前


这仿佛是一张有声音的图片——“瞧,这一针要从这里经过”“这根线应该这么走”……
在2024年度“潇湘巾帼心向党用爱(AI)致敬她力量”视频(图片)融媒共创主题活动中,一组别开生面的图片作品脱颖而出。画面中的女主角,头戴着象征太阳的花瑶帽,身穿蓝色衣裳,时而置身于人群之中,时而端坐于古朴木屋之前。不变的是,她的双手始终在灵巧地编织着五彩斑斓的花瑶挑花作品,将花鸟草木的生机、神话故事的奇幻、民族风俗的韵味,一针一线细腻地镌刻在布匹之上。
沈燕希正是这组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图片中的女主角,也是花瑶挑花这一传统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岁开始,她便与花瑶挑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针为笔,她绘就民族华裳


沈燕希出生于1984年,她的母亲奉了妹是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镇有名的挑花能手之一。从小耳濡目染,沈燕希在七岁那年便踏上了学习挑花技艺的道路。
沈燕希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道,花瑶没有自己的文字,唯有独特的语言,而花瑶挑花则是花瑶女性自我表达与装饰的重要方式,它凝聚在女性亲手设计制作的衣物之上。
这项技艺世代沿袭,凭借母女间的口耳相传得以流传。花瑶挑花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动物、植物、日常生活及历史人物四大主题。“所见之物,皆能入心;心有所感,针下即现。花瑶挑花无需预先描图或设计,全凭心中意象,一针一线,即刻呈现。”
“对于花瑶女性而言,挑花是一门要终身学习的课程。”沈燕希说,掌握挑花技艺曾是传统花瑶女性必备的素质,“往昔,若花瑶姑娘不会挑花,便难以寻得好归宿,而今这一传统正在渐渐淡去”。
花瑶服饰的制作周期长达一年时间,挑花的学习更是以“年”为时间单位,但年幼的沈燕希从未感到厌倦。14岁时,她便能够独立完成挑花作品。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年,她以树木、花草为元素,亲手设计了一条筒裙,“如今裙子还被珍藏在家里”。
此后,沈燕希的作品愈发丰富且复杂,她的挑花技艺也日益炉火纯青。《骏马图》《双狮图》等作品被大家评价为“美轮美奂,疏密有致,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中,最令沈燕希骄傲的作品《老鼠娶亲》,完美融合了滩头年画与花瑶挑花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看着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沈燕希满脸骄傲:“我们把美穿在身上,展现了花瑶姑娘爱美、睿智、奔放的风采。”   

辞去工作,她专注花瑶挑花传承与创新

在隆回县的花瑶服饰租赁店内,店家总是细心地提醒顾客,花瑶服饰的穿戴需整齐,确保五官完全显露。沈燕希解释,经典的花瑶服饰主要包括蓝色的生活装、白色的夏装以及绿色的新娘装,每种服饰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穿着场合。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花瑶挑花的传承面临困境。“制作一件挑花筒裙需要花费一年时间,挑三四十万针才能完成。”由于制作时间长、难以靠此技艺谋生,花瑶女性逐渐失去了学习挑花的意愿。
作为当地为数不多会花瑶挑花的女性,沈燕希深感忧虑。于是,在2018年,她毅然辞去做了12年的护士工作,回到虎形山,全身心投入花瑶挑花的传承与创新中。
为了推动花瑶挑花走出大山,沈燕希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挑花元素产品,如耳环、手包等,并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同时,她还积极配合当地文旅局开展调研活动,为保护花瑶挑花提供重要资料。
在教育方面,沈燕希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传授花瑶挑花技艺,通过让学生制作小作品并销售出去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也能够挣得更多生活费。”
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展示自己的挑花作品,并荣获多项大奖。2023年10月,沈燕希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安靖国际刺绣艺术节上,凭借挑花作品《老虎图》一举夺得最佳非遗文创奖。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沈燕希同样未曾停下推广花瑶挑花的步伐。“前段时间,我刚刚组织隔壁镇的妇女一起来学习花瑶挑花。”她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和隆回文旅产业的发展,她对花瑶挑花的传承和创新有了更多的期盼。
“我希望花瑶挑花能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面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沈燕希眼含星光,描绘出光明的图景。因此,当得知“潇湘巾帼心向党用爱(AI)致敬她力量”视频(图片)融媒共创主题活动举办时,沈燕希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示花瑶挑花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