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1月07日> > 总第3233期 > 4 > 新闻内容
困在“考公路上”的小镇青年:边挣扎边奋斗
新闻作者: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欧阳婷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年10月24日18时,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关闭,报名总人数超310万,再创历史新高,最大竞争比为10665:1。
“考公”的热度连年不减,远离大城市中心的县城体制内岗位成了“香饽饽”:“名校硕博生涌入小县城”“八百多人竞争县城岗位”等话题不时引发热议,县城里的“考公人”,是“上岸大军”里不可小觑的数目。
但是,有人“上岸”,就一定有人仍在“水里挣扎”。在“考公”这条赛道上,许多县城年轻人的脚步都被困住了。当身边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步入人生的下一程,他们却还停留在原地,等待最终“上岸”的那一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选择回乡考公?是继续“闯关”还是寻找别的出路?来听听他们的心声与困惑。

  故事>>
全职妈妈的她,“考了6年,2025年是最后一次”


“今年国考要报名了,你还继续吗?”10月,李静的朋友给她转来报名链接,李静犹豫了许久,还是熟练地找到官网公告,下载岗位表,报了名。这是她参考的第6年,也是她下定决心参与的最后一次公务员考试。
每次选岗,李静要比许多人轻松很多,划去需要党员、应届生、基层工作经验的,就能筛掉一大批,再权衡一下报名人数,最终剩下的往往都是“三不限”的岗位。“这种岗位的进面分数实在是高得令人咋舌,动辄1:1000+的录报比。”李静感觉,自己每次参加考试都是充当分母,给分子当“炮灰”。
李静今年32岁,生活在郴州的一个小县城,考公的直接目的是改变一家人的生存境遇——孩子刚出生那两年,丈夫的门店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全家仅靠公婆的退休金维持生活。
全职妈妈重新走入社会的选择并不多,不要求职业经验的考公考编,不失为重启职业生涯的优先选择。“更何况,在家人眼里,公职人员是‘铁饭碗’,收入稳定。”于是,李静在网上看了好多经验帖,买了一整套的网课,下单了教材和习题,加入了“考公大军”。
但作为一名妈妈,她只能在育儿间隙见缝插针地备考。那段时间,李静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带孩子,定点准备辅食,还要陪着孩子学爬、走路,每天都要拖地、擦拭家具,时刻得盯着,生怕孩子磕碰了。直到孩子入睡,她才筋疲力尽地拿起书,没看几页就在头昏眼花中睡去。
在这样的状态下,她前两年的尝试都失败了。第三年,李静一狠心,花了一万多元报了县城里一家机构的补习班。一开始,她不习惯补习班的强制学习,经常趁午休时间赶回家陪孩子,看着其他人每天都在全力学习,李静感到极度不安,手里抱着孩子,脑子里都是还没背的知识点。最后,她把年幼的孩子送去了公公婆婆家里,孩子哭喊了好几天“要妈妈”,每次公婆打视频电话来,李静甚至不忍心接。
与之相对的,是激烈的竞争环境。有数据显示,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达202.6万人,与2021年相比增加51.4万人,增幅34%。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最大竞争比超5800:1。考公之外,考编的热度也居高不下,体制内工作竞争连年创下新高。
六年来,李静进过两次面试,但分数线也是一路高涨,考得她越来越没有信心,“每次进考场,感觉大家都比我年轻,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李静有些无力,“这么多年下来,感觉我的记忆力和体力都在下降,年轻人两三遍就能背下的内容,我要反复背十几遍,哪里比得上他们”。中途几次备考她还求助过“玄学”:通过算生肖来决定坐哪个方位,怎样学习效率高、考运好;穿紫色内裤去考试,谐音“指定行”……
丈夫在李静多次失败后,表现出了对她的不满:“这么多年都没考上,肯定考不上了,你没那个能力,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带孩子。”
生意失败后,丈夫在一家装修公司找了份工作,对她直言:“家里你多分担一些,我会更专注在工作上。”全职备考的李静没有理由反驳丈夫,只能期盼自己有朝一日能“上岸”。
但如今,李静对自己多年的坚持产生了怀疑和困惑。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她觉得自己像是在不断地经历循环,学习、考试、失败、带娃……“我有一种跟社会脱节的感觉,看着身边的女性朋友们都在进步,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只有我还在家庭和考试里原地打转。”
李静知道,有很多在县城里的“考公人”都和她一样,在为了“上岸”的目标努力着,甚至还有人打算一直考到年龄“红线”,在此之前绝不放弃。只是有时候她会想一个问题:坚持这件事到底有意义吗?人生的“岸”到底在哪里?
“我想最后再拼一次,失败了就认了!”

  一边上班一边备考的她,“不甘心,每次距离上岸只有两三步”

距离12月越来越近,吴丽心中的时间表也越来越清晰:12月一到,她就要搜集来年省考的考试大纲,之后,按照考试大纲的内容冲刺复习将近4个月,她就要奔赴考场,进行又一次的拼搏。
今年25岁的吴丽是湘西州龙山县人,在此之前,她已经经历3次省考,但每一次,她都与上岸失之交臂。
回想起自己参加省考的经历,吴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两次考研失败后,她决定找一份稳定的、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的工作,而考公上岸成为她不二选择。但在查看了当年国考的岗位后,吴丽发现,很多岗位要求应届毕业生,她已经失去了这个身份。于是,她转头选择了省考。
“我大学里学的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但我辅修了法学学位。”时至今日,吴丽很感激自己在大学时期的勤奋,“如果以主修专业报考岗位,我只能选择‘三不限’岗位,但以法学学位报考,我面临的选择更多,机会更多。”
2021年底,吴丽开始全职备考,一应花销依靠父母的支援,来年3月,她参加了她的第一次省考,但这一次,她没能够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岗位。看着身边不少同学或者一起参加考试的人纷纷接到了好消息,即使遗憾,吴丽还是会为他们高兴,“他们的成功,也鼓舞了我”。
国考成绩出来后,吴丽决定结束自己的待就业时期,她很快考上了吉首市一家银行,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银行工作的压力和对回到家乡就职的渴望,让她在工作之余,依旧选择备考。
吴丽并不是全年都在捧着资料学习,而是等到年底,省考发布考试大纲,她才开始专门学习。她形容自己是“冲刺型”备考:到了考试前几个月,一下班,吴丽在单位解决完晚餐后,就会赶回自己的出租屋,这个时候一般是8点左右。随后,她会拿出自己的题库,一遍遍刷着真题和模拟题,一直到凌晨,她才去休息。
吴丽坦言,学习备考的这些方式,有一些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但更多的是周围成功上岸的人分享给自己的。
与全职备考的人不同,吴丽的大部分时间被工作占据,她也不愿意因为备考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吴丽的大部分精力被其余事情占据,“我觉得我的学习能力已经比不上刚毕业的时候”。
2023年春天,吴丽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省考,这一次,她的成绩进步明显,但依旧没有达到可以面试的分数,“我的笔试成绩是报考岗位的第三名,差0.1分进入面试”。
拿到成绩后,吴丽并没有气馁,她收拾好心情,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中,等待下半年新一年的省考通知。
2024年的省考,这一次,吴丽收到了面试通知。她很兴奋,认真在网上学习了各种面试技巧,还去请教了朋友们。“我的竞争对手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全职备考。”吴丽记得,对方的笔试成绩比她好,但在面试中,吴丽运用上了播音的技巧,考官们很满意。但综合成绩下来,因为笔试拉开比分太大,她依旧没能成功上岸。
之后,吴丽又报考了龙山县的事业编岗位,这一次因为对考试内容的预估错误,她又以极小的分差排在第三名,无缘得进面试。
“考到这个时候,已经有点不甘心的意思了。”吴丽坦言,接下来,她将继续参加考试,也会从一次次的考试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争取“下一次更好”。虽然执着于考公,但在职备考的吴丽很清醒:“不管成功上岸与否,在此之前,我都不能耽误我的本职工作。”
(下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