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9月22日> > 总第3227期 > 3 > 新闻内容
湘女大学生返乡创业,用汉文化美了乡村、浓了乡愁
新闻作者: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视频:杨靖元 实习生 韩潇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9月17日,娄底市杉山镇集和村热闹非凡。一座静卧在田野之间的汉龙文化园,接待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有的在古典壁画前打卡拍照,有的穿着汉服行走在亭台水榭间,在文化园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座“汉龙文化园”的女主人名叫谢迎千,出生于1999年。从小喜爱汉文化的她,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创业,以独特的设计点缀园区,打造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谢迎千也因此成为“集和村总设计师”,她的目标是“吸引同龄人回乡,一起打造年轻人的‘乌托邦’”。


  把爱好做成事业,当汉文化的传承者

坐落在娄底市杉山镇集和村的汉龙文化园,是一座集汉龙别墅区、汉服体验馆、陶瓷体验馆、古风摄影基地等于一体的中华汉文化体验基地和修学度假目的地。
2018年,乘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还在读大学的谢迎千用所学的专业对村里破旧园区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出了一座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打卡的汉文化主题园,“这座文化园不仅融入了很多汉服文化元素,而且结合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是我多年传承汉文化梦想的结晶”。
谢迎千是一个将爱好与创业结合的企业家。从小,她就十分喜爱汉文化,早在班上同学“哈韩”“哈欧”的时候,她就对在中国流传上千年的汉服文化情有独钟,“我觉得汉服是最美的服饰,展现了我们东方女性之美。”
谢迎千对汉服的喜欢,深受母亲的影响。她的母亲从事汉服文化传承工作10余年,制作汉服、传承国学、还原汉文化,还在当地成立了汉服协会。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谢迎千立志成为一名汉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读高中时,谢迎千开始研究各个朝代的汉服样式。高中毕业后,她在高考志愿书上填报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大学四年,谢迎千见证了汉服文化的发展。在B站平台,仅2021年,国风爱好者人数超1.77亿,18~30岁人群占比约七成。于是,大一那年,谢迎千就跟母亲一起管理湖南赟素服饰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汉服纹样图案的设计。在图案设计上,她以《诗经》《尚书》《周礼》等典籍为基础,既讲究外在形式的美,又注重色彩纹饰美。
与此同时,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趋势,2027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1.8亿元,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的独特魅力。谢迎千是这一商机的敏锐捕捉者,在她的建议下,湖南赟素服饰有限公司扩大汉服生产规模,仅半年时间,就占据了娄底汉服产业的半壁江山。
然而,发展汉服产业的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曾有一段时间,汉服销量不佳。谢迎千开始寻找原因,她前往各地做市场调查,并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试图收集汉服爱好者的想法。
“很多人喜欢汉服,但汉服售价往往很高,要买一套汉服,成本很高。”掌握了客户的需求,谢迎千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把主要产品用在租赁业务上,并加大了和大中小学校的合作,“如今,在娄底许多学校的汉服活动中,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  

 改造旧房,让陶艺体验馆里有乡情

2022年,谢迎千从丽水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当大多数同学选择留在浙江时,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希望将汉龙文化园推广出去。
起初,很多人对谢迎千返乡的决定不理解。有人认为,考上大学的她,应该去大城市打拼。甚至有人嘲笑她,肯定会吃不了苦半途而废。但谢迎千不在意,她用行动来回应旁人的质疑。
后来,谢迎千在村里发起调研。经过走访,她有了意外收获:村里有许多空置的老房子,而且十分破旧,“如果我们都不去翻修,那房子会越来越破旧,整个村子也会更加冷清,慢慢失去乡愁的味道”。
于是,2022年10月,谢迎千将园区内一栋久无人居的老屋承租下来,开始改造。她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对旧房子一点点重新修缮、装饰,让破败的老房子摇身一变为陶艺体验馆。
2023年,历经118天的改造,老屋焕发新生,谢迎千的梦工厂——“一九九九陶瓷工作室”正式运营。
汉服馆、美术馆……谢迎千在文化园里改造的旧房子越来越多。原本废弃并破旧不堪的旧房在她的设计下焕发了生机,也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参观。
除了打造工作室,她还对汉龙文化园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她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汉龙文化园的一砖一瓦、一花一石中,大到每一处风景设计,小到每一幅壁画着笔,她都自己动手,年纪轻轻便成了村民口中的“村总设计师”。
“城里人很少会见到这种房子,他们每次来这里,都会有一种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谢迎千说,这也是她改造的初衷:“还原、保留这种乡愁的味道。”
创业路上,母亲一直是谢迎千的坚强后盾,不仅给她出创业点子,还帮她运营小红书等社交账号,“妈妈跟90后00后年轻人没有任何代沟,会使用时髦的网络用语,我们经常一起策划文化园的宣传方案。”在母亲的帮助下,汉龙文化园的社交账号,吸引了很多汉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互动。
就这样,抱着用文旅产业造福家乡的念头,谢迎千一直坚持到现在。她创办的汉龙文化园,先后获评“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娄底市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等称号。她的爱好,也因为汉服产业的兴起,变成了更多人的爱好。   

坚持公益,她把公益课堂开进乡村

追梦路上,谢迎千还关注着集和村里的妇女和儿童,“村里留守儿童没有过多的业余活动,妇女们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村落很安静,却少了点烟火气”。
2019年,还在读大学的谢迎千与母亲开办了扶贫车间,招收村里的留守妇女做汉服和手工艺品,让她们有自力更生的手艺和平台。该车间于2021年获评娄底市“巾帼创新创业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一技之长,才能彻底脱贫。”谢迎千对留守妇女手把手地培训,从最基础的缝纫技术教起,再到复杂的陶瓷技术,不到半年,扶贫车间里的留守妇女都成为技术能手。
教授留守妇女缝纫技术,不仅是技术活,更需要异于常人的耐心。徐娟(化名)是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妇女,在亲友的介绍下来扶贫车间上班。“面对她的特殊情况,我首先了解她的心理,一边让她学缝纫技术,一边也帮助她缓解病情。”谢迎千不仅给徐娟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还经常做她喜欢的美食给她吃。
一个月的朝夕相处,让徐娟慢慢打开了心扉,她在扶贫车间学到了技术,也有了收入。
关爱留守妇女的同时,留守儿童也是谢迎千关注的对象。每年寒暑假,她会在村里的“留守儿童之家”开设公益课堂,给孩子们免费上美术课和书法课,让农村的孩子了解汉文化,厚植汉文化之根。这几年暑假,她还会在集和村“留守儿童之家”开设防溺水课程。2024年,随着全省“向阳花”行动深入开展,谢迎千研发了家庭教育课程,把家庭教育课带到了公益课堂上。
“发扬和传承汉文化,这是我创业路上的不竭动力。”未来,谢迎千也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她希望在传承传统技艺基础上,创新乡村美育和文化建设,用艺术驱动乡村振兴,把汉龙文化园打造成一个真正有文化底蕴的景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