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7月18日> > 总第3218期 > 16 > 新闻内容
“渔”音绕梁,永州这对夫妇携手唱到白头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雪炎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相信电影《霸王别姬》里的这句经典台词,曾击中过无数人的心弦。
爱了一辈子,也在一起唱了一辈子,正是湖南永州渔鼓夫妇唐天宝、蒋文军的真实写照。
从幼时相识到一起登台演出,半个世纪过去,如今,两人仍然在演绎和传承零陵渔鼓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在他们看来,50多年相濡以沫,离不开爱情的滋养,也离不开渔鼓的见证。
 
渔鼓声声,情定此生
“怀抱渔鼓台上站,打起渔鼓走四方……”7月5日,在永州市零陵区中山路的一幢老居民楼里,传来了零陵渔鼓特有的唱调。
屋内,82岁的唐天宝穿着淡蓝色衬衫,正和妻子蒋文军一起练习新曲。
结婚50多年来,两个人这样一唱一和地登台演出,不知有过多少次。私下里,他更喜欢称呼她为“老伙计”。他唱了一辈子渔鼓,“老伙计”也跟着唱了一辈子。
“我俩是‘三同’夫妻,同剧团、同电影放映管理站、同唱渔鼓,这一路‘夫唱妇随’,一直到现在。”老两口笑着,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回忆起他们相识相恋的经历。
“我们从小在祁剧团里一起长大,有着师兄妹的情谊。”蒋文军回忆道,1960年,12岁的她在父母的影响下,考入永州冷水滩祁剧团学习祁剧,在那里,她遇到了很多一起学戏的小伙伴,其中,就包括大她5岁的唐天宝。“我学的是老旦,他学的小丑,但是我们练功都在一起,大家同吃同住,从小就是很好的玩伴。”
在众多同学中,优秀又刻苦的唐天宝,给蒋文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天宝从小跟着叔叔耳濡目染学习渔鼓,对其他曲艺的传唱也颇有天赋,15岁时,快板、单口相声、顺口溜……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凭借天生的“好底子”和肯吃苦的性子,唐天宝一进入祁剧团,就唱起了主角。
后来,在一次登台表演中,唐天宝被当时零陵县文教科的领导看中,纳入了文艺轻骑队,到各个农村去为农民表演节目。“本以为我们的同窗之缘就此结束了,没想到随后,我就被调入零陵电影放映队,阵地也转移到了农村。”蒋文军回忆道。
那时,每次下乡放电影,他们都会在放映前先表演几个节目来“暖场”,同为表演“担当”的唐天宝和蒋文军就有了不少同台的机会,在其他队员和村民们的眼里,他们也成了公认登对的“才子佳人”。
“虽然经常一起下乡演出,但他都不好意思和我说话,有事也是写信交流,刚开始总是写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让人摸不着头脑,后来还是在其他队员们的怂恿下,才写下了一封告白信。”蒋文军故作嫌弃地笑他“大才子也有笨嘴拙舌的时候”,但还是欣然接受了他的表白。
 
 
相濡以沫,共谱华章
在一起后,蒋文军在唐天宝的帮助下开始学习表演渔鼓。工作上,两人配合得越发默契,生活中,唐天宝则对蒋文军照顾得无微不至。
每次两人一起下乡演出前,唐天宝都会提醒蒋文军带好薄厚兼备的衣物和一些必备药品,还经常悄悄给她带些小零食、润喉糖。
“有一次,我和放映队的同事一起去韶山参观演出,他要去别的村庄执行任务,临行前,他来找我,塞给我5块钱。”蒋文军回忆,当时的5块钱并不是个小数目,她不好意思地拒绝了,没想到过几日,她打开牙膏盒子时,这5块钱又“飞”回来了,让她又惊又喜,“于是,从韶山回去时,我专门去买了一个茶盘带给他,算作回礼”。
直到现在,这个茶盘还被唐天宝细心收藏着,并时常拿出来翻看。
1969年,相处一年多以后,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办婚礼就花了八十块钱,没有复杂的程序,请两家的亲戚和队里的同事们一起吃了顿饭,就算礼成了。”蒋文军笑着回忆,“我们俩都不爱虚礼,大家知根知底,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怀孕之后,蒋文军因为身体原因不再经常下乡演出,生产后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她暂时调岗到市里一家玻璃厂工作。
那几年,唐天宝仍旧下乡放电影,有时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最多的时候,在一个生产队连续演8个夜晚。唐天宝不在家的日子里,蒋文军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女儿,一边要从事玻璃厂三班倒的工作,有时值晚班,她只能将孩子交给母亲照料。
“那个时候,我怨他恨他,别人结了婚便都减少下乡演出,更多时间扑在家里,他可倒好,越演越起劲。”蒋文军虽然嘴上抱怨,但她心里明白,丈夫心里燃着一团“渔鼓火”,热爱和责任让他不得不选择远行。
不用下乡演出的日子里,唐天宝会竭尽所能地补偿母女俩,不仅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每天骑车到几里地外的玻璃厂接妻子下班,风雨无阻。
“在外面,他是勤恳工作的同志,脏活累活抢着干;在家里,他是体贴入微的丈夫,大事小事都上心。”蒋文军笑着说,这样的日子,她很满足。
 
传承创新,“渔”生同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传统曲艺逐渐没落,零陵渔鼓也曾一度中断演出,夫妻俩更多的是自己在家里演唱,或是教授女儿们学习渔鼓。
直到2008年,随着省、市、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重视,零陵渔鼓重新走上舞台。
“以前,我们演出的阵地多在农村,现在也进城了,走进景区,走进校园,甚至还登上了永州春晚的舞台。”唐天宝回忆,那段时间,他们夫妻俩对渔鼓演唱的热爱再度被点燃。
“过去,零陵渔鼓以讲述民间故事传说为主,但随着现代音乐的流行,喜欢渔鼓的人越来越少。”从渔鼓近十年时间的没落里,唐天宝总结了经验教训:“渔鼓应该说古唱今、与时俱进,要传唱这个时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融入时代元素。”
于是,唐天宝、蒋文军夫妇开始在渔鼓的创新上狠下功夫。
那段时间,为了创作作品,他们四处收集渔鼓词本,在报纸上看到创作素材,便如获至宝地剪贴下来,就这样拼拼贴贴,贴满各种素材的本子收集了10余本。家里阳台上的简易书架上,分类摆满了各种珍藏的参考书籍,泛黄的书页上留下了他密密麻麻的批注。
“他写起本子来不管不顾,时常写到夜里两三点,真的是‘废寝忘食’。”蒋文军回忆,自己好几次刚哄完孩子睡下,又被他叫起来讨论某句唱词该如何修改。他结合宣传政策法规、颂扬新人新事新风尚的需要,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内容,形式上也由原来的长篇改成了几分钟的小唱段。
创新后的零陵渔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先后被列入零陵区、永州市和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更是与湖南九澧渔鼓、祁东渔鼓一起被整合为“湖南渔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15年,唐天宝和蒋文军开始把零陵渔鼓带进校园,他们在零陵区神仙岭小学建立了零陵渔鼓传承基地,还深入周边多所幼儿园、中小学等进行授课,培养青少年渔鼓传承人。
同年,唐天宝因为劳累过度引发脑梗,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蒋文军便主动挑起了传承渔鼓的重担,两个人的联系也越发紧密了。“他来搞创作,我来负责演绎,我们真的活成了对方的‘另一半’。”蒋文军笑着说。
“你一生为这个家,为我付出了太多……”在50年金婚纪念日时,唐天宝特地给陪自己白首的“老伙计”写了一封感谢信。
“50年怎么够?我们还要一起唱一辈子,不只是这辈子,下辈子我们还要接着唱,把零陵渔鼓唱进千家万户。”蒋文军笑着回应道。
 
对话“同行”:
记者:接下来,在渔鼓传承上,你们还有什么计划和希冀?
唐天宝:我们唱了一辈子渔鼓,写不离手、唱不离口,它早就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接下来,我们想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继续挖掘和培养传承人,将渔鼓好好传承下去;二是整理好已有的渔鼓词曲资料,留给后人参考。希望零陵渔鼓能带着永州印记和时代特色,走上更多、更大的舞台。
记者:相伴到白首,你们和睦相处、不争吵的秘诀是什么?
唐天宝:为国为家,同心同德,是我们俩一起走过这么多年来总结出的核心要义,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做对国家好、对家庭好的选择,两个人心往一处使,就不会产生大的分歧,尽职尽能,一起创造更好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