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愿意暂时关闭手机,卸下尘劳,在山间体验一段与心灵的对话?”今年7月,杭州市灵隐寺的一条“招募令”上了热搜——邀请“23~30周岁之间的年轻人”参加为期7天的“丛林生活体验活动”,要求是“身体健康”“上交手机”等。令人意外的是,消息发布仅几个小时,报名人数已满。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归隐寺庙#的话题在网上特别火。年轻人直言“有所求”,即寄希望于通过体验寺庙生活,依傍青灯古佛,让自己静下心来。
“躲”进寺庙真的能让自己静下心吗?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专访“旅修群主”陈皓儿,听她讲述从受助者到“摆渡人”的归隐经历。
缓解焦虑,躲进寺庙
32岁的常德姑娘陈皓儿算是湖南最先体验旅修生活的一批人。
6年前,陈皓儿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反复低热、易怒,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提不起一点力气来,陷入了一个“自我怀疑”的怪圈。
陈皓儿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事业方面,她在一家医美机构工作,团队正处于扩张的阶段,几乎每天都要熬夜;生活中,从小父母离异,忙于工作忽视了她的成长,让她渴望有一个家,又害怕进入亲密关系。临近30岁未婚未育,身边不断催婚的声音让她焦虑不已。
一次偶然机会,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去寺庙清修,治好了失眠。出于调理身体和逃离压力的双重目的,她决定也去试试。于是,2018年,陈皓儿辞去了收入颇高的工作,前往西安市终南山的一座寺庙旅修。
旅程开始时,刚好是春天,陈皓儿和几个朋友结伴。山谷里的寺庙并不大,但周边风景很美,有师父指引着,在山里打坐、冥想,相互交流内心的困惑。“每天的生活很规律,不能看手机,早晨六点半起床吃早饭,晚上九点半睡觉,你可以理解为逃避,但这确实让我暂时摆脱了山外繁重的压力。”
置身在大自然中,陈皓儿久违地感受到了轻松和平静。除了诵经和交流环节,大家都保持着静穆,对比起工作中的风风火火,这种“慢下来”的转变让陈皓儿感受到放松。
有人受了情伤,有人创业失败破产,有人想过了结自己……陈皓儿也把自己的问题告诉了师父。但很多时候,师父不会直接给陈皓儿建议,而是会引导她自己做出选择。“用师父的话来说,我们心里的惑,往往在上山路上就已经有了答案,他不过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撕开了‘遮羞布’。”
建旅修群,渡己渡人
后来,陈皓儿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一次清修为期2~7天不等,回来后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总会好上许多,做事有力气了,也会用更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不顺。
间歇性在寺庙里清修的这些年,陈皓儿对年轻人的涌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大概是从两三年前开始,年轻人,甚至是大学生都会跟我们同行。”在她看来,尽管很多前来的年轻人并不是多么虔诚,而只是单纯求“上岸”“好运”,但也有不少是经历了挫折和焦虑、急需寻求帮助的,从他们身上,陈皓儿得以看见人生的千面。
一次,陈皓儿在福建的一座寺庙里,遇见了一个已经待在寺里两年的年轻女生。“她毕业没多久就来了庙里,也是因为工作不顺,父母又希望她赶紧成家,住了一年,她觉得要先把人生停下来,想好自己做什么,于是干脆待到现在。”
靠着为数不多的存款,寺里的生活能远离一切世俗的欲望。遇见的年轻人多了,陈皓儿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这群想要修“心”的年轻人聚集起来,帮助他们找到“向内求”与“向外求”的平衡。
2023年,陈皓儿的团队成立了,所有的业务,都围绕着“修心”展开,她也组建了一个“旅修微信群”。
“游玩、娱乐、消费,都是没有的。一般来说,我们会带着大家手作素斋、扎染、帮助师父们做一些简单的劳作。也会请师父为大家讲解寺院的历史,以及交流困惑,更多的是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
每周,找到陈皓儿想要组团的人有几十个,基本是25~35岁的青年人。家庭、情感、工作……大家忧虑的事情大同小异。
“有趣的是,尽管大家都是因为迈不过‘坎’才过来‘修心’的,但‘回头客’很少,只占三成。”陈皓儿思考,这也许是因为归隐山林修心,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更多的只是让你暂时忘却烦恼,内心完成某种自洽,当你从这个过程中获取了足够的能量后,还是会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的。”
山上修行,山下火热
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10%,其中90后和00后占预订门票人群的一半,俨然成为推动“寺庙热”的主要力量。
然而,真修行还是新生意的争议也随之而来。价格不低的“抄经小院”“付费冥想”层出不穷,大量场馆和相关团队的课程质量、从业人员资质都有待考究。
“年纪轻轻,进什么寺庙?”“这就是在逃避现实,不思进取,缺乏勇气!”“就是为了赚钱,被骗的都是傻瓜。”陈皓儿和她组团的年轻人也遇到过类似的质疑,但对于他们来说,山上的修行延续到山下,即便改变不了现状,但至少改变了心态。
陈皓儿就改掉了原本“一遇到问题就发脾气”的习惯。“一旦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不再抱怨别人,追究谁对谁错,而是第一时间寻找解决的方案。”而渐渐地,她也学会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陈皓儿从小跟着父亲生活,当父亲后来组建了新家庭时,她总是在担心自己“没有家”了。“所以我总是在逞强、付出,害怕吵架和分离,想让父母看到我的优秀和懂事,能多关注我一些。”但现在她开始不惧怕展示自己不足之处,也敢于向父母寻求帮助。“我开始渴望能遇见合适的人,和他进入婚姻,生儿育女,对爱情和家庭有了期待。”
“回归到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清修的意义比以前更加厚重。”陈皓儿告诉记者,自己每周都会跟组团的年轻人一起,做手工、读经、分享人生之惑,作为旁观者,她更能体会这种修行的意义:想要解决种种困惑,最终还是要回到庞杂的生活里。
“经历了这段旅修日子才明白,生活才是最大的修行。”陈皓儿笑着说。
编后
积极心态才是“下山”的正确选择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当代青年归隐寺庙的方式也大不同——有年轻人跪在佛殿前,背着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诚实地祈祷“暴富”;有年轻人笑着念叨:“在上班与上进之间,我选择上香”;也有年轻人坚信“一面之缘的拜神是无效的”,为此选择去寺庙当义工……
当然,从心理需求来说,年轻人在寺庙里求助于“不可知”的力量,是因为现实压力难以排解。
归隐热潮背后,我们不如多了解当代青年需要的是什么,并设法提供切实支持——无论是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还是寻得美满的爱情、抚养健康的下一代,这些年轻人上香时常见的心愿,都能在社会服务体系里找到相应的工作目标。解决好这些诉求背后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对“不可知”的期冀自然少了,对未来就更有信心和确定感。以积极心态应对压力,才是“下山”以后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