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7月04日> > 总第3216期 > 4 > 新闻内容
乡镇红娘搭“鹊桥”:促成好姻缘,解不婚之惑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欧阳婷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年,我们总能听到身边有这么一种说法——年轻人都不爱结婚了!
单身的人正在变多,结婚的人正在减少?可当大家把目光都紧盯城市未婚青年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却首次将焦点对准乡镇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683.5万对,较2021年减少了80.8万对。乡镇人口在25-34岁年龄段的未婚率皆低于城市;而在35岁及以上的各年龄段中,乡镇未婚率均高于城市。
被落在聚光灯外的县城婚恋究竟什么模样?当地青年又面临着哪些婚恋之惑?有一群人或许能给出答案——她们,就是乡镇红娘。

  当24年红娘,开一家服务家长的婚介所  
彭艳,湘潭县易俗河镇最知名的红娘——在三线小城生活了50年,婚恋市场的工作经历就占了24年。2000年,她通过一篇情感文章的投稿,应聘到县城一家婚介所工作。5年后,老板不干了,她索性接盘,自己当起老板。这些年,她见证的爱情故事数以万计,在这个人口仅有13万的小城镇,成就了300多对良缘。


偷偷给子女安排相亲的老年客户  


与大多城市婚介所不同,彭艳的客户很少有青年男女,更多的是组团前来咨询的老年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晚年谋姻缘,而是为远在城市工作的子女“操碎了心”。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县城的婚姻大事,都离不开父母等血缘亲戚们的介入。”找上彭艳的父母,对儿女的婚姻大事着急上火,大多数更愿意自己亲自“上阵”。“十个家长,有九个会在子女相亲见面的时候陪着一起来。”
陪着子女相亲的家长们的要求更实在——孩子看眼缘、看外形,只看到眼前,但父母们已经看到10年之后了。站在阶梯最顶端的,是那些经济条件出众的男女,多数受家庭荫护,资产殷实,在县市有房子,其次是外表,女生看身高,男生看长相。“不过,时间越久,父母也会逐渐‘妥协’,最后往往演变成,只要能解决孩子的人生大事,一切都不是问题,哪怕孩子并不乐意。”
有一次,彭艳迎来了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女儿在湘潭市工作,每天下班后,就喜欢宅在家,不爱出门,也不爱跟人交际。每次和女儿提起找对象的话题,总是被“敷衍”过去——“一个人过也挺好的”。
老夫妻来了彭艳的婚介所好几回,时不时都要询问介绍进度,但彭艳从没见到过女儿一面。终于找到了一位适配女儿的对象,约见面前,彭艳再三找父母确认女儿是否会来,但到了男女双方见面时,来的仍然只是这对父母。
彭艳在约会现场旁观,父母追问着男孩的工作、收入、家庭,男孩也很客气地一一回应,但最后还是没成。“他们说女儿临时有事来不了。”但经验丰富的彭艳一下就能猜到事情缘由:女孩不同意父母的“安排”,用退场来表示“抗争”。
红娘的职责是“撮合”,但面临两代人显而易见的婚恋观念冲突,彭艳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此之后,她要求每个来找红娘的父母签下“约会子女必须到场”的承诺书。“婚姻和恋爱还是两个人的事,家长不能完全包办。”
家长全程“包办”的相亲不可取,但不和父母唱反调的年轻人,在恋爱这方面,也需要“家长式”的指导。“一般在他们见面之后,我们会在一个礼拜、半个月后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对彼此的感觉和关系的进度。”成不成,就在这半个月之间。
刚接触的青年男女,可能一不留神就产生误会,“我约她为什么不出来”“他对我印象是好是坏”,这些问题都由彭艳这样的红娘来“探听”,帮助双方捅破这层暧昧的“窗户纸”。
与此同时,彭艳还得像家长般千叮万嘱:交往不能涉及金钱关系,女孩要自立自强,男孩也要懂得包容、体贴;碰上吵架了,还得从中劝和,遇上节日、生日,也得提醒男女双方准备惊喜。“好多年轻人都没‘开窍’,我们红娘的工作,几乎要等到结婚才算完。”   

与时俱进的撮合方式  

在县城,彭艳常被人评价“分析问题一针见血”,她只要坐在店里,总有客户上门。多的时候,每天都能安排一对男女见面约会。至于价格,她的店里实行分时间段的“会员制”,“1280元,长期介绍相亲对象,580元,介绍的期限就只有一年,100元一次”。大多数人在彭艳这花的都是长期找对象的钱,“他们都觉得,找对象是一个漫长的寻觅过程,一次性解决婚恋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4年行走在县城婚恋江湖,彭艳的撮合方式也随时代而变——“2013年以前,主动找上我的年轻人多,他们害羞又主动。”这些特质看似矛盾,却有它的内在逻辑:工作忙、接触陌生异性机会不多,但向往爱情和婚姻。
所以,彭艳常常会组织起名为“爱心之约”的联谊活动,几十个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在热闹的氛围下展现自己的魅力。“当时效果很好,每次都能牵手好多对,后来还限制了30人的名额,每个月都会安排两场。”
“但大概从2013年往后,这种方式就不太奏效了。”彭艳回忆,参与聚会的年轻人趋向内敛,于是她开始把聚会改成一对一的介绍,试图更精准地匹配上单身男女,方式是奏效了,但主动找上门来的,从年轻人变成了他们的父母。
20年前的乡镇,30岁没结婚是大事,全家乃至邻居好友,都要来帮他们解决人生大事。“但现在大龄单身的多了,大家见怪不怪,最着急的永远是父母。”
而与父母着急的心态相反,县城年轻人不愿轻易退让。“有母亲给她女儿报名相亲,32岁,未婚,长得漂亮,多年在广东打拼,孩子想找个有感情基础的‘灵魂伴侣’,母亲则是希望女孩不要太挑剔,尽快有个归宿,就在镇上找一个。”彭艳说,细水长流的情感需求对上相亲市场上快节奏的“速配”,让女孩如今还“单”着。相对于家人的急切,她的态度鲜明:绝不凑合!
面对这样的分歧,彭艳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有工作,吃穿不愁,自身条件摆在这里,肯定能找到更好的,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适应更低的择偶标准?理解之余,她也会劝告这些父母:“要尊重子女的想法,遇不见称心的对象,进入婚姻反而不容易幸福。”
大部分父母将这话听进去一段时间,在不久之后还是会来找彭艳,“拉扯”的过程最长能持续几年,父母的“催婚热情”才会被逐渐浇灭。“做红娘这一行,不能只为成功牵线,赚那么一点介绍费,还要对这些青年人负责,幸福的关键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24年,彭艳的红娘生涯占据了她人生的一半。她热爱着这份工作,热心肠的她仍然每天奔走在为县城年轻人幸福添砖加瓦的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