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6月13日> > 总第3213期 > 12 > 新闻内容
12岁少年被妈妈在学校当众怒骂后……
新闻作者:整理:章清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年说   
我讨厌妈妈,怎么办?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最近我越来越讨厌我的妈妈了!我在学校里面闯了祸,因为一些小矛盾和同学起了冲突,妈妈因此被老师叫到了学校。可她根本不去了解事情的缘由,一点都不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着同学的面就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顿,让我又羞又恼。在家里,她总是说我是哥哥就要让着弟弟,也不管弟弟到底是对还是错。凭什么哥哥就要让着弟弟?我也是你的孩子啊!另外,在她眼里我到处都是缺点,她总是批评我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我做得好的地方却总是不被她看到。她还会啰啰嗦嗦讲很多要求,生怕我做不好一点事情。我已经六年级了,是个小大人了,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了,可她还把我当成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真烦!
——一烦恼的小朱

  名师支招
走进孩子的心房,要爱更要有智慧
文/胡荣波(心理学硕士,长沙市天心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小朱: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愤怒,明明自己有做得好的时候,却没有被看到。胡老师看到了你的真诚与急切的需求,我会竭尽全力地帮助你的。
首先,我想对你的爸妈说——
孩子在慢慢地长大,我们需要用一些方法与技巧来加强跟孩子的沟通、互动,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孩子的心房。批评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注意以下几点:要保持冷静,不能让激动的情绪影响批评的客观性,无论自己多生气,也不要让情绪冲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尊重孩子,不能侮辱或贬低其人格,应做到对事不对人,明确指出具体错误行为而非全盘否定孩子;选择合适的时机,比如避开孩子吃饭、睡觉或情绪低落时,找相对安静且孩子能专注的时间点;尽量私下进行批评,不在他人面前让孩子失了面子。此外,我还注意到您有几个孩子,我相信在教育孩子上您有不小的压力,但是建议您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弘扬。但“大的让小的”的做法也应该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之上,否则既伤了“大的”的心,也会对“小的”产生误导。
小朱,我们也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想法与改变。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核心要素:爸爸妈妈永远是爱我们的,他们永远是希望我们变得更好。我们是第一次当孩子,爸爸妈妈何尝不是第一次做家长呢?在教育的问题上他们也会犯错,我们要学会理解。而且换个角度来想想,正是因为他们在乎你,才会第一时间来学校解决问题不是吗?也许,我们可以试着静下心来,通过写信或者发短信的方式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我相信,你的家长会看到你的需求的。孩子,成长路上会有很多的挫折、坎坷,但要相信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父母说
没有满足要求,孩子就以死相威胁  

老师,您好!请老师救急!孩子动不动因没满足其要求,就不去上学或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威胁,比如他想买自己喜欢牌子的鞋子或想和同学周末晚上聚会等等。和他好好说,他也不理人,说“你反正说啥都是对的”,把门一摔,自己在房里睡觉或玩手机游戏、聊天等;若你发脾气非得教训他,他就跑了。有一次,他爸为此打了他一顿,他扬言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从而迫使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向他妥协,满足他的要求。我们明知这样下去不行,但没办法呀!请问该怎么办?
一一无力的初中生家长

  名师支招
孩子有问题,多半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有问题  

 文/易大华(浏阳市集里中学一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能感受到您的心急、无奈和无力,但我依然不得不告诉您,孩子变成这样,与您过去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过去的已过去,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强自我成长,不断用心陪伴孩子一起去成长、改善。
第一,从理解切入,先别急着数说孩子的不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之所以养成今天这样的习惯,肯定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跟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关系很大。所以,当下我们要沉下心来思考,你的教养方式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只有你先改变了,才能帮助孩子改变。
第二,从修复亲子关系切入。先不提学习之事,多从生活上关心关注孩子,缓解和孩子的矛盾冲突,重新尝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只有亲子关系融洽了,孩子才会愿意听你的。
第三,从孩子兴趣着手,观察孩子现在喜欢玩什么、看什么、听什么……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构建起和孩子同频的话题频道,只有懂他在关注什么,才能链接起和孩子友善沟通的桥梁。
第四,尊重与倾听孩子的心声。放手让孩子去追寻他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在一定原则内尊重孩子的规划安排。这是内驱力激发的关键所在。
最后,青春期孩子易情绪化,切记不要和孩子对着来,但也不能妥协、被威胁就让其达成目的,可以先平静地“冷”他几天,但要保证其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安全第一,观察其自我反思与成长变化。
孩子在长大,我们必须给机会让他们自己长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