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5月30日> > 总第3211期 > 6 > 新闻内容
小女孩有大梦想!13岁的她们告别童年,向少年出发
新闻作者: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欧阳婷 周雅婷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们的13岁是什么颜色?热情的红色、恬静的蓝色、青春的绿色还是阳光的黄色?
“我们希望所有的13岁都拥有无限可能的彩色!”这一句话,摘自近日网络热搜话题#13岁最后一个儿童节中的“网友评论”。
13岁,对所有人来说,平凡又非凡——这一年,我们离开小学就读中学,从少先队员向共青团员奋进;这一年,我们摆脱稚嫩承担责任,开始学习14周岁该担负的法律责任;这一年,我们告别童年向少年出发,敢创新敢奋斗,迎接美好未来!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孩子们有着怎样的成长瞬间?家长们又给予了怎样的家庭教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今日女报/凤网推出策划报道“非凡的13岁”,关注那些13岁小女孩的大梦想,期待她们在梦想领域闪闪发光!  

 “科创明星”陈思颖:在乡村坚持科学梦
邵阳市隆回县桃花坪中学初一学生
第4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作品”一等奖获奖者


邵阳市隆回县桃花坪中学,今年13岁的陈思颖正在生物课上兴致勃勃地用显微镜查看自己刚做出来的植物细胞切片,对于她来说,这是一种新奇而熟悉的体验——从田间地头、生活间隙的观察、思考,到真正走进实验室,这一年,她想要继续坚持自己的科创梦。
陈思颖从小就喜欢科学,每当遇到小问题,她的脑海里就开始奇思妙想:树为什么是向上生长?牛奶为什么会从吸管中喷溅出来?田里的作物为什么有不同的收获季节?
长大后,她不再满足于“想”,转而开始自己动手。一次,她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瓶瓶罐罐,拆来拆去,把瓶子、笔、纸板做成了一个“收纳箱”,当想法的“火花”被实现,陈思颖十分兴奋。“虽然‘不好看’,但我很喜欢这个‘作品’,一直用到小学。”
“我们虽然什么都不懂,但孩子感兴趣,我们就会支持。”陈思颖父亲告诉记者,孩子的姨父是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平时在学校也会想各种方法鼓励孩子们的科创梦。“我们就让思颖在课余时间跟着姨父学习、做实验,搞发明需要的材料我们也尽力帮她寻找,希望能为她创造一个能安心学习的环境。”
学校里,陈思颖感受到了更浓厚的科学氛围:有专门的编程教室,学校内外都设有专门的实践田,不过,她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教学楼顶,那里有能容纳近150棵稻苗的圆形栽培池,还有空中轨道水稻车。
对于在乡村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一切都是“实验天堂”。2023年,跟着姨父学习的陈思颖得到了机会:平时的“小发明”也可以拿去参赛。于是,她开始了“头脑风暴”。几乎整个寒假,陈思颖的心思都在“发明”上。“我想做一个能自然烘干的衣架,既实用又环保!”于是,从创意到制作再到讲解,全是陈思颖和几名同学自主完成。“当他们成功制作出来后,喜悦显而易见。”陈思颖父亲说。
终于,陈思颖迎来了第一个“人生巅峰”,她在第4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拿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作品”一等奖。
陈思颖习惯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找寻思维的“火花”。“比如,初中老师在大雨天骑摩托车和小车相撞了,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款雨伞,能避免这种情况。”为此,她在特制的雨伞上加上了灯带,设计出一款“安全预警伞”。
怀着满满的期待,陈思颖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今年邵阳市举办的青少年科创比赛,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二等奖,无缘省级赛。
“当时心里很不舒服。”陈思颖说,后来父母为了鼓励她,找出了儿时她制作的各种“小发明”,“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创造的过程比结果更快乐!”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陈思颖想回一趟曾经就读的乡村小学,回去看看学校收藏的学生“发明”,“就像创造、发明,梦想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我会一直坚持我的热爱,在思考与探索的路上不断走下去。”

  访谈

记者:13岁这一年,有没有哪一个瞬间感觉自己已经长大?
陈思颖:
今年再次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我觉得很不一样。之前领奖觉得很骄傲,看重的是获奖的成功。但今年更多的是在乎创新的过程,还有过程中收获的自信。
妈妈:
今年比完赛,孩子突然跟我说:“我一定要把梦想坚持下去。”这一刻,我感觉女儿真的长大了。


“戏曲传人”王艺媛:当一朵努力的“小金花”  
郴州市临武县第一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
2024年湖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选拔展演个人项目(业余组)金花奖项获得者


唱念做打俱佳,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之间,尽显文化传承……今年5月,凭借着出色的表演和不俗的戏剧功底,13岁的王艺媛在2024年湖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暨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湖南赛区选拔展演中,获得了个人项目(业余组)金花奖项。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王艺媛正面临小升初的备考压力。但为了自己的戏曲梦,她挤出宝贵的备考时间排练。饰演扈三娘的她,为了将扈三娘的飒爽英姿展示出来,常常在排练室一练就是一整天。
13岁这一年,王艺媛经历了挫折,也收获了掌声。
回顾5月初参赛的过程,王艺媛心有余悸。比赛前,照例开嗓练声,可她因为感冒咳嗽,突然失了声。
王艺媛在后台急得直跺脚,戏曲老师走到身边安抚她的情绪:“不要去想比赛的事,享受表演的过程,尽力而为就好了!”
“种子选手”突然被释放了压力,王艺媛轻松了不少。登上舞台的前半段,她也出现了几处失误,少了两个旋腰动作、一个锣鼓点子没卡上……有些紧张的王艺媛眼神一直看着台下的老师,直到老师给她竖起大拇指。
王艺媛像是找到了自信,立马卡着锣鼓声跳起来,最终在一段机智的应急表演中拿下了省级比赛的金花奖。
“处事不惊,机智应对。”评委老师对王艺媛表演作出的点评,也让她收获了13岁的成长礼物。
之后,王艺媛选择加入“送戏下乡”的公益演出队伍。
节假日,王艺媛几乎不间断地参与演出。台下训练吃的苦,一点儿都不比成人少——唱戏需要戴头套,用发网将头发全部盘起,再用黑色的发带一圈圈勒紧,戴上头套、头饰,“每次头都很疼、很晕,时间长了还想吐”。王艺媛说,“看到台下的观众为我鼓掌,我心里满是自豪,觉得好像还能忍受”。
每一位优秀孩子背后,都少不了默默支持的父母。
王艺媛的妈妈,几乎没有落下女儿的每一场演出。看着女儿因为表演受的伤,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会在孩子受挫时,鼓励孩子勇敢和坚强。”
“女儿通过学习传统戏曲文化,加深了对中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经常还会跟我们讲起她饰演角色的故事。”在妈妈看来,学戏后的孩子变得更懂事了。“我们家境困难,但依旧会全力支持孩子为梦想努力!”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王艺媛想跟父母一起去郴州看一场精彩的戏曲演出,向优秀的前辈学习,坚定自己的戏曲梦,做戏曲文化的小小传承者。  

访谈  


记者:学戏曲的路上,是否有过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王艺媛:
戏曲练习的过程中,最难学的动作是压横叉。初学时横叉基础不好,被压到底的时候崩溃大哭,但训练还得继续,我就一边哭一边训练,庆幸自己没有放弃,现在终于练好了!
妈妈:
还记得以前她总在台上发脾气,练不好就很暴躁。今年的变化很大,孩子学会了苦中作乐,即便再不顺利,她也会打起精神、保持微笑,继续下去,这样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