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11日> > 总第3204期 > 4 > 新闻内容
老龄化催热陪诊服务,“临时家属”如何专业上岗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实习生 刘怡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不仅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也是2024年国办1号文。
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约300,000亿元,占GDP比重约10%。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无疑给相关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的新服务和新职业应运而生,“陪诊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
“陪诊师”是做什么的?来看看介绍——小到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大到跨城市问诊……他们几乎可以包揽患者看病的一切大小事宜。但目前而言,陪诊师还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正式职业,也没有国家统一颁发的资格证。任何人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帖,都可能自称“陪诊师”。
被网友称作“大城市临时儿女”的陪诊师职业发展前景如何?从业路上又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带着这些疑问,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访了长沙的医疗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中心和医院,探寻陪诊行业发展现状。
 
她转行做陪诊,在医院门口摆地摊推销自己 
4月7日,长沙某三甲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大美(化名)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和各类检查单,正在一间诊室外等待着自己的“客户”——一位50岁左右的大姐,因为肠胃不舒服,提前几天预约了肠胃镜检查,但做肠胃镜需要全麻,医院要求有家属陪同,而大姐的家属都不在身边,因此,她选择了在网上预约了一名陪诊师。
目前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小到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大到跨城市问诊……职业陪诊师几乎可以包揽病人看病的大部分工作。
大美就是一名陪诊师,除了陪伴客户看诊、缴费、办理住院手续外,“有时还需要帮助患者拿取检查报告,或者定期取药”。大美介绍,她的客户中,大部分是独居的老年人,还有一部分是孕妈和宝妈。
大美今年42岁,在从事陪诊师之前,她在一家美容店工作,因为工作时长的问题,她逐渐萌生了辞职的想法。就在这时,她在短视频平台里得知了“陪诊师”这一职业:“这个‘陪诊师’时间比较机动,周末也不用加班,这一点很吸引我。”
在对陪诊师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后,2021年9月,大美辞去了美容店的工作,开始为成为一名陪诊师做准备:“我在淘宝花了十几块钱购买了相关课程,了解如何从事陪诊师。”同时,住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面的她,也时不时到医院里“踩点”,熟悉看病流程和各项检查的诊室。
为了招揽客户,大美不仅在微信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持续“刷屏”,还租来了一个易拉宝,写上自己的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在医院门口摆起了地摊。
“爆炸式”的宣传有了效果,大美开始接到了不少客户的预约,“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在网上看到了,帮父母预约陪诊服务”。
“最开始,我是在社交平台看到她的宣传。”刘女士是大美的一位长期客户,好奇之下,刘女士加上了大美的联系方式,“没准什么时候能够用上。”刘女士是一名牙医,丈夫也是一名医生,两人的工作十分忙碌。2023年,刘女士怀上了二胎,并有着前置胎盘的症状,可丈夫没有办法参与自己的每次产检,家中的老人也需要照顾大宝。刘女士想到了大美,“就想找个人在医院陪着自己”。
每到了产检的时间,刘女士就提前和大美约好时间。“她挂好号后就联系我,等到了那天,我就在医院门口等着她。”大美说,也有客户会需要陪诊师挂号,“这种情况就要提前好几天和陪诊师预约,并且说清楚自己的症状或需求”。
开始检查后,大美就将刘女士安置在座椅上,随后自己前往诊室拿号排队,等快轮到刘女士时,她就又赶紧跑过去将刘女士扶到诊室去做检查。如此奔波,“一天下来最少是两万步”。
大美坦言,每次工作,都感觉自己是患者的“临时家属”:“帮助他们跑上跑下,完成各种琐碎的事情。”
 
“陪诊师”队伍壮大,却无人监管
单打独斗了一段时间,大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一个客户都没有,有时候客户的预约扎堆。”大家都希望到三甲医院就诊,为此,她和其他几位陪诊师组成了一个团队,大家共享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美也迎来了职业的另外一个转折点。2023年下半年,她进入一家互联网医院工作,成为了该公司陪诊部门的一员,“我们公司有相关的营业执照和资质,在提供相关病症的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我们还提供各种辅助的医疗服务,比如陪诊、咨询等。”
大美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人群存在着严格的限制范围:“我们不接待患有心脏病等高危疾病的人群,也不服务传染病和精神病患者。”在服务14岁以下的儿童和75岁以上的老人时,大美会要求家属一起,“这种我们只负责跑腿的工作”。同时,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各种法律纠纷,大美并不提供上门接送服务。
大美介绍,目前他们公司规定的陪诊半天价钱198元,全天300元,同时,他们还提供取报告、拿药、二次报销等单项服务,“价格根据服务时间的长短和花费的精力来决定”。而在提供服务前,他们会和客户达成服务协议,阐明自己的服务范围和程序。
但这个价钱对于一些老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有时候,大美还需要配合患者的子女演戏,“不让老人家知道真实的价格”。
有一段时间,大美会将自己一天的陪诊经历做成视频发到网络平台上,同时,也会科普一些疾病相关的小知识。但很快,她这些视频都被平台下架了,“我们不具备相关的医疗资质,也没有相关的医疗经验,平台应该是出于谨慎考虑才下架了视频”。
大美坦言,目前,陪诊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也没有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相关的准入标准、工作规范,“这些都是靠大家的自觉”。
大美告诉记者,如今市场需求变大,陪诊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不少人看到这一行可以赚钱,都纷纷加入,导致陪诊师这一职业良莠不齐。”大美说。
如今,大美已经成为了公司陪诊部门的负责人,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带教培训新入行的陪诊师们。大美说,之后公司再招聘陪诊师,“有医疗资质、医疗经验将会成为一个必备的条件”。
 
她调去新部门,
陪诊成养老机构延伸新服务
和大美不一样,36岁的阿玲(化名)是一家养老服务机构的陪诊员。
阿玲原本是机构内的一名养老护理员,有养老护理资格证。2020年,为了延长服务产业链,机构领导决定将“陪伴老人看诊”作为服务的一项内容,阿玲被公司分派到了这一新设立的部门。
为了拓宽接单渠道,阿玲选择了在社交平台进行推广,打电话来预约陪诊服务的多数是年轻人,这些人普遍希望前往各大省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就诊,“他们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独居的父母,也有一小部分是为自己。”阿玲说,“独居的年轻人认为一个人看病太孤单了”。
阿玲有一位长期客户,是一位80岁的老爷子,他的妻子去世多年,子女也一直在外打拼,为此,老人的女儿将其前往医院看病的事情委托给了阿玲,只要老人需要前往医院,老人的女儿就会通过电话和阿玲预约好时间,提前在网上挂好号。到了当天,阿玲会在医院门口等待着老人,陪伴着他检查结束后,又将其送上回家的车。
“如果客户有个性化需求,在预约的时候可以向我们提要求。”阿玲说,包括要求陪诊师的性别、陪伴时长、选择的医院、是否需要车接,是否需要帮忙挂号等。
一次,一位老人的孩子预约了阿玲的陪诊服务,但因为老人行走不便,需要阿玲提供接送服务。收到这一要求后,阿玲将情况汇报给了公司。到了看诊当天,机构派车跟随阿玲到了老人家里,协助老人上车。等从医院回来,阿玲又跟着车子将老人送了回来。
“我也遇到过要推轮椅的老人,这样我们就需要两个人甚至多人一起陪诊”。阿玲说,公司也配备了有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阿玲所在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陪诊服务是按小时收费,“一个陪诊师的时薪在60到80元之间,服务时间一般都是3小时起步”。                        
(下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