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2月29日> > 总第3197期 > 7 > 新闻内容
罕见病儿子被1/3850的概率选中,妈妈做了一个大胆决定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实习生 刘怡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被1/3850的概率选中,母亲该是何种滋味?
对屈晓燕来说,和孩子佳佳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年仅三岁的佳佳还能在她怀里自由地翻身、踢腿,但医生告知,随着孩子长大,他把手抬到齐胸的位置都将变得困难,从起床到睡觉,都将需要有人帮助……
佳佳是一名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患有DMD的孩子往往在5岁前发病,通常9-10岁后会丧失独立行走的能力,多因心肺功能衰竭而亡,医学上定义“平均预期寿命为26岁”。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叩击灵魂的问题——孩子若“年不过三旬”,该怎样让他过好这一生?
2月26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病房。佳佳正扯着屈晓燕的衣袖,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我肚子疼,救命!”
这是药物给佳佳带来的副作用——在支原体感染的基础上,他查出了肺炎链球菌联合感染,每天需要吊六瓶水,做四次雾化,小小的左手已经浮肿得不像样。屈晓燕说,随着DMD孩子长大,呼吸肌会受到影响,不仅会经常咳嗽无力,还易患肺炎,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佳佳已经因为肺炎住了三次院。
2021年,因重度肺炎,佳佳被送进了ICU。医生告诉屈晓燕,孩子可能有重大疾病。一个多月后,一纸基因检测给了屈晓燕重磅打击:佳佳确诊为DMD,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手段。
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在医生推荐下,屈晓燕开始参加各种DMD的讲座,研究疾病进展、康复指导、护理知识等。她陆续添加了多个病友群,希望获得帮助。然而,无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很多都丧失了希望,有的甚至因此家庭破碎。
幸运的是,屈晓燕结识了一群“同病相怜”的母亲。一位来自常州的妈妈非常乐观,她经常带小孩去做康复训练,一年时间,她变成了半个专家;还有一名常德孩子今年已经18岁,他的妈妈经常跟大家分享自家的经验,给尚处在惶惑不安的家庭带来希望……这些妈妈抱团鼓励的经历让屈晓燕从迷茫中惊醒——孩子的生命若注定长度不够,那就给生命增添意义吧!
2023年,屈晓燕和这位常州妈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患儿母亲,一起成立了“DMD希望之星”病友社群,并成为了希望之星的一名志愿者。
她们更关注的是药物问题。“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我们一方面向残联、医院、卫健委等各部门宣传、求助,还走在积极求药的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搁。”屈晓燕说,如何与药企、研发院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如何链接外部爱心企业对DMD群体进行帮助?这仅靠一个家长或一群热血家长是难以做到的。
屈晓燕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不同时间段的患者家属,大家的目标并不一致。以目前的技术,在产检时做针对性筛查,是能够检验出孩子是否患病的。但对于已经出生的患儿来说,由于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高,市场需求不稳,企业一般不会主动选择生产。截至目前,我国在罕见病药物方面的研发成果为零。去年,屈晓燕在北京还参与了一场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
“如果有这样的技术,能运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挽救的就是3万条活生生的生命。”屈晓燕说,尽管目前药物方面没有进展,但她仍抱有希望。为此,她和全国患儿妈妈们组织策划了许多针对患儿和家属的活动——有带他们走出家门的文化观光,也帮助有梦想的DMD孩子体验“消防员的一天”,还有让患者家庭少走弯路的“分享会”。
“这些活动,我都会带上佳佳。”为了佳佳,屈晓燕突破了自己,尝试了许多之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在今年的一场罕见病社群联谊会上,她编排了节目,站上了舞台。
2023年7月起,原本很“宅”的屈晓燕和丈夫决定带着孩子“全国巡游”——合肥、深圳、北海、上海、苏州,他们都去打卡,“我们想给佳佳有限的生命带来无限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