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2月29日> > 总第3197期 > 3 > 新闻内容
一个决心,她30年不涨价卖“最低价”米粉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实习生 刘怡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月26日一早,邵阳市大祥区红旗路街道的凯阳餐馆人声鼎沸,70岁的林生丽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抓一把粉下进锅里,为顾客们送上一碗味美价廉的邵阳米粉。
坚持30年并且绝不涨价——这是林生丽1995年创办餐馆时向顾客许下的承诺。时至今年,30年的承诺还有一年就要“到期”。
“本来我是决定完成这30年我就不干了,但是这几年获得的肯定让我还想继续下去。”林生丽说,“看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吧,能多干几年就多干几年,能多帮助一些人就多帮助一些。”
让处于困境的人们都吃得起饭、吃得好饭,这是林生丽的初心。
1973年,林生丽被下放到武冈大圳磨石岭。“我们当时下乡前是一穷二白,没想到去当地人的家里一看,他们比我们还苦。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红薯,住的还是漏风的竹片房。”后来,林生丽与爱人结婚,为了省钱养育孩子,连两毛钱一碗的粉也舍不得吃。“我当时就想,有条件了,我就开一家餐馆,让没有收入、低收入的人都可以吃上粉面。”
1985年,尽管林生丽的工资已经上涨到每月60元,但实现愿望仍显得遥遥无期。于是她果断辞去了工作,下海打工。“当时一个月是800块钱,什么活都干,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都不会休息。”
十年后,带着自己下海打工的4万存款,林生丽的餐馆开起来了,她定了当时市场上最低的价格——早餐最低2元一碗粉(面)、中餐自助餐每人5元。
创业初期,林生丽受到许多同行的指责。“他们说我太傻了、给别人送钱,也有一些人来搅扰生意。但我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我的想法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为了控制成本,林生丽只请了2个人帮忙,自己身兼数职,几乎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凌晨4点炒料,早餐既做师傅又当服务员,下午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往菜市场,走上三四个小时“淘宝”。
2008年,湖南的冰雪灾害天气,差点让凯阳餐馆陷入窘境。“物价上去了,几乎没有什么收入,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下来。”面对暴涨的物价、顾客亲人的劝说以及饭店的未来,林生丽只得将价格上涨了一块钱,并至今未改变。
2020年底,新冠疫情暴发。“疫情期间我们难,那些低收入者更难,餐馆必须坚持经营,我来想办法。”林生丽对员工说。为了维持经营,她把丈夫的退休金匀出来,给工人发工资,苦苦坚守。
29年来,凯阳餐馆的价格一直都是行业最低价,周边不少低收入人群因此受益。如今,“凯阳餐馆”早已是百姓心中的“亲民餐馆”。
 
听她说
我的老板诚实守信
讲述/朱汉珍(凯阳餐馆员工)
凯阳餐馆开业时,我还是小姑娘,和另一位同事跟着林大姐干活,我帮着她在中午炒菜,已经快30年了。
餐馆刚开张那几年,没有公交车,六点半要上早班,我4点就要起床,走路一个半小时去店里。我平均一天做150份午餐,择菜、洗菜、切菜、炒菜到最后的收摊检查都要干。但林大姐更不容易,每天凌晨3点半就要起床准备。
我眼中的林大姐,对待餐馆事业十分认真。
2008年,我们不得不调整价格,这令林大姐感到有违承诺。为了向顾客道歉,她便在店内张贴了一张公告,说明涨价原因。结果来店里的顾客没一个反对的,当时我们还特别感动。
2022年,林大姐右腿脉管炎发作,到医院做了手术。虽然她“倒下”了,餐馆却没有“停转”。在林大姐的软磨硬泡下,她的丈夫也来店里帮了忙。后来,她才住院4天,就一瘸一拐地又来了店里干活。
不仅是对待顾客诚实守信,林大姐对待员工也绝对不会缺斤少两。2003年非典疫情和最近三年新冠疫情期间,餐馆常常歇业,没有收入,为了不让我们散伙,林大姐每月按时用自家的退休工资给我们发工资。
2019年,林大姐被评为“邵阳市道德模范”。得到消息,我们在店里一阵欢呼。现在的林大姐收获了更多的肯定,我们为她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而高兴,也为她获得了这么多人的认可而高兴。我们早就约定好了:只要凯阳餐馆一直开下去,我们就跟着林大姐一起干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