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1944年出生,这位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走出来的湘女,如今已从艺60余年。一路走来,她载誉无数,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坛的里程碑式人物,是音乐界传奇般的存在。在每一个湖南人的心目中,她更是不老的传奇,是家乡的骄傲。然而,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在李谷一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背后也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泪水。身为歌唱家,李谷一的事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可作为妻子、母亲,她的一生似乎留有太多遗憾……
1李谷一女儿:我叫妈妈“李老师”
“叫她‘李老师’她的反应特别快,而叫‘妈妈’往往要叫两声她才有反应。” 近20年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李谷一的女儿肖一这样告诉记者。
在肖一的记忆里,李谷一就是李老师,整天带学生,教人唱歌。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能引起妈妈的关注,小肖一就会故意和妈妈的学生们“争风吃醋”,叫妈妈“李老师”,而这一叫,就叫了二十多年。
肖一这个名字,是从李谷一和丈夫肖卓能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所组成,以证明家人彼此的爱都是一心一意。女儿刚出生那几年,李谷一对女儿倾注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哄她睡觉。可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李谷一慢慢忙碌了起来,对女儿的陪伴也少了很多。
因为常年在外演出奔波,李谷一一年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丈夫肖卓能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重任,让妻子能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事业。
李谷一刚创建中国轻音乐团那些年,因为没有团址,很多同事都在李谷一家办公开会,每当工作时间,丈夫“都是用那种折叠椅,或者甚至就是到外边去,到外面的公共场所,楼梯旁边抽烟”。李谷一很内疚地说,而女儿则会“到同学家做作业,有时候到外面”。家人的鼎力支持换来了李谷一事业的大放异彩。然而,事业上的风光并不能弥补她对家庭的缺憾。
因为妈妈的名人身份,肖一虽然有了更优渥的生活,但也注定无法像其他同龄孩子一般在生活中收获平凡、简单的快乐。她羡慕那些妈妈能够天天陪在身边的小朋友,那些被大人牵着的孩子,脸上挂满笑容走在大街上,玩转在游乐场中,停留在公园的各个角落,而她只能站在一旁满腹委屈。因为妈妈总是步履匆匆,留给自己的多是背影。
母女连心,年幼的肖一虽然有些不理解妈妈,但心里一直依恋着妈妈,把妈妈当作榜样。有人说她更像爸爸时,她还会不乐意地把小嘴一噘,反驳道:“我像妈妈!
2丈夫成母女俩的“黏合剂”
随着肖一进入青春期,常年的分离使母女俩之间渐渐地生出了隔阂,对此,肖卓能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肖卓能会常常找女儿谈心,开导女儿,让她懂得换位思考,更加理解妈妈。
高情商爸爸就是家里的黏合剂,会让整个家庭变得幸福温馨。正是肖卓能的存在,架起了母女之间理解的桥梁。在肖卓能的调和下,慢慢长大懂事的肖一,也体谅到了母亲的艰辛,明白母亲并非不关心她,而是有自己的坚持,更有自己的无奈。虽然李谷一常常不在身边,但肖一获得的良好家庭教育也从未比别的孩子少。
父亲肖卓能从小在军人家庭长大,所以他对女儿的管教一直很严格,不想把肖一养成娇气不讲理的小姐脾气。而李谷一也不望女成凤,只希望她能自食其力,靠智慧、劳动成家立业。因此,肖一很小便非常独立自主,学习、工作很少让家人操心。她也从不以“李谷一女儿”自居,要求享受任何特殊照顾。曾在央视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她,即便在离职时,身边也没多少人知道她和李谷一的母女关系。
多年来,李谷一不仅一直活跃在舞台上,也因为自身的快人快语,屡屡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李谷一因事业的沉重打击而严重失眠和精神衰弱时,除了丈夫肖卓能一直陪伴左右,共同面对风雨,女儿肖一也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和安慰。
随着年岁渐长,李谷一也越来越体会到家人的重要性,她渐渐放下了工作,暂别奉献了大半生的演艺事业,回归了家庭。她与丈夫肖卓能结婚三十多年,互敬互爱,琴瑟和鸣,可遗憾的是,因为身体原因,肖卓能还是先走了一步。送别风雨相伴的丈夫,悲痛不已的李谷一一度走不出来……又是女儿的懂事和陪伴,最终让李谷一慢慢振作了起来。
李谷一对舞台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令人钦佩,而丈夫、女儿的理解与支持,同样令人钦佩。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更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子女。李谷一和家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遇到挫折时继续前行的底气。
(素材来源:中国青年报《李谷一女儿真情告白:我叫妈妈“李老师”》、期刊专访《咱们平平淡淡地过吧,我的明星妈妈:李谷一女儿肖一讲述风光妈妈背后的辛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