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25日> > 总第3193期 > 9 > 新闻内容
七旬老师傅带300名“长乐娃娃”追寻年味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实习生 刘怡 何忆柳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腊八节刚刚过去,一场为“年味”添彩的2024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在长沙坡子街火宫殿火热举行。鱼灯舞、花鼓戏、湘剧变脸、舞龙舞狮等南风北韵的非遗节目,带来了喜气洋洋的年味。
而在这次活动中,一群来自岳阳汨罗市长乐镇的“长乐娃娃”吸引了无数市民的目光。他们脸上画着油彩,穿上传统故事人物的戏服,用特殊技巧站在高台、灯笼上,收获了大批群众的捧场喝彩。
这群追寻年味、传承传统文化的“长乐娃娃”背后,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师傅。师傅名叫陈范兴,是长乐抬阁故事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过去的近40年间,他带着300名“长乐娃娃”苦练本领,在每年春节、元宵等假期,为大家送上最精彩的表演。  

 分阵营比拼!
古老民间艺术重获新生

长乐故事会源于隋唐,盛于明清,由上元节闹花灯中演变而来,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按类型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
然而,这门传承上千年的民间艺术曾因“破四旧”被禁演十多年,源远流长的民俗几近湮没。“祖辈流传下来的,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1986年,陈范兴时任长新大队大队长,召集起镇里的知名人士,让这门民间艺术“重获新生”。“那一次,我们出动了100多台故事,200多副高跷。”然而,拥有丰富“经验”的陈范兴还是发现了重启故事会的问题。“上、下市街合在一起表演庆祝,气氛虽然热闹,但大家没有了以往的精气神。”因此,他把故事会一分为二,每年开展上市街与下市街两大“阵营”的“比拼”。
于是,两年后的故事会,两大阵营各显神通,从正月初一比到了正月十五。“下市街派12个大汉,赤膊打12面战鼓,上市街就捉一只公鸡,放一个楠盘,意思是‘任你打12面战鼓,我只当鸡啄楠盘’;下市街出动108副高跷,作‘梁山108将’,上市街便也踩108副高跷,再举一块牌,上书‘招安’……”陈范兴说,比数量、比新奇、比技巧,“比”的传统延续至今,不仅让表演“活”了,更给这门艺术的传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几十年来,几乎每场表演,陈范兴都全程带队参与。“节目策划、安排人员、清点道具、为小演员上妆,别看我年纪大,现在我自己还要上场敲锣嘞!”
所有环节亲力亲为,是为了保证每台故事的精彩呈现。而演至新时代,故事会的演员也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作为传承人,陈范兴也在时常思考,如何让千年长乐故事会在大浪淘沙中散发出时代的光彩?   

一家老小上阵!
带孙辈演“故事”让年味更浓


对于儿时的陈范兴来说,过年最期待的,莫过于到街上看故事会。“不仅热闹,父亲每年也会参演。”陈范兴回忆,高跷上,父亲着戏装,手持刀枪,扮上历史人物的英雄姿态,让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很是向往。“为了让我们参与故事会,父亲不仅省吃俭用买了一套锣鼓,还教我们踩高跷。”1986年,在父亲带领下,全家16人有13人参加故事会。
几十年过去,从向往着父亲身影的毛头小子,到让故事会“重获新生”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范兴依然领着全家“上阵”——18名家庭成员,每年只留2名在家做饭,其他的都出去,大人敲锣、演故事,小孩扎故事、踩高跷。“哪怕是请假,都要赶回来。”
每场故事会,万众期待的总是压阵的高跷队伍。“年纪小的,只能扎故事,要到10岁后,他们才能踩上高跷。”陈范兴说,每年放假回家,他都会带到年龄的孙子孙女们学踩高跷。先从几十厘米开始,慢慢增到1米。
“不要向后仰,腰要弯,略驼背,放低重心,保持膝盖弯曲,否则一脚踏空就会往后摔倒。”去年,陈范兴17岁的孙女陈添若踩着1.3米的高跷,在元宵故事会上首次亮相。“她的哥哥们踩的都是3.5米的高跷,还说以后要向哥哥们看齐。”
而哥哥们的目标,是超越陈范兴,“我年轻时能踩的高度已达4米,比一层楼还高。”一副4米的高跷有十多公斤重,布条捆绑小腿,对平衡能力与体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陈范兴说:“想踩4米,就要加油练习。”他拍拍孙子们的肩膀,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就这样通过一副高跷传递。
让陈范兴觉得欣慰的,不只是孙辈们的“传承”,还有他们的“发扬”。陈范兴24岁的孙女陈添睿,从5岁起就参与到“长乐抬阁故事会”的演出中。这段经历让她报考了民间美术方向的研究生,还打算带着导师和同学来长乐镇研究学习。
“父亲传给了我3本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手绘脸谱,上面绘了历史人物和民间故事人物的脸谱140多个,是故事会的见证。也许未来,这些东西都要传给我的孙辈们了。”陈范兴说。  

 培养娃娃兵!
帮助300名“小传承人”挑大梁  


2023年元宵节表演期间,上、下市街出动了1000余名演职人员,年龄跨度从4岁到76岁,小孩子、年轻人参与故事巡游的比例达到80%,是历年之最。
可在前几年,故事会民俗的传承还是所有从业者的忧虑之处。
“以前故事会从正月初一比到十五,近几年只比一天。过完年,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当地忙碌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如何才能让故事会更好地传承下去?陈范兴瞄准了镇上的“娃娃们”。
于是,从2014年开始,陈范兴和老艺人们就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授长乐故事会的历史,教他们怎样踩高跷,怎样玩故事,并协助文化部门给孩子们编写“抬阁故事会”课本教材。“有时学生听不懂,我就给老师们讲,再让老师讲给孩子们听。”
而针对每年演出的“选材”,则是“广撒网,遍捕鱼”。“我们确定好演出人数,就把这个任务发到各个村、社区,想报名的孩子就先在家自己练踩高跷玩故事,周末再统一培训。”一场千人演出,能有300余名孩子参演。如今,长乐镇的孩子4岁就开始学扎故事,10岁训练踩高跷。“家长们都很支持,把孩子‘扎’到高台上巡游还可以练胆量、练耐力。”
此外,陈范兴还成立了“故事会传习所”。目前共办班培训了300余人次,其中有4名徒弟已成为了省、市级传承人。
“欢迎大家来汨罗,过一个有趣的‘非遗’年!”陈范兴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今年正月初一到初六,他和“长乐娃娃”们又受邀去往屈子文化园,为外地游客进行展演,元宵节的精彩表演期待更多人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