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2月21日> > 总第3088期 > 9 > 新闻内容
“进士村”的新思路:会读书、能起飞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长沙近郊海拔最高的黑麋峰,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福”字石刻在此;这里有好玩的游玩项目,滑翔伞、山地车、玻璃漂流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这里有深厚的文化氛围,仅清代就考取了14位进士52位举人,被称“进士村”……
这里是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杨桥村,其先后获得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卫生示范村、长沙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近日,杨桥村又被列入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发布的拟入选第五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一个几年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足3万元的小村庄是如何逆袭的呢?
 
会读书:村里出了14位进士52位举人
驾车从长沙市区开福大道一直往北开,驶进望城区桥驿镇杨桥村路段时,两旁路灯上悬挂的“会读书、能起飞”标语非常醒目。
“会读书、能起飞”既是杨桥村的独特传统和文化底蕴,又是杨桥村在新时代振兴的成功密码。
杨桥村崇文尚德风气自古有之,自清初以来,共走出了14位进士、52位举人。
“周宣猷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他的《柯椽集》一卷和《雪舫钞》八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周克开和周有声父子都是进士,都被称‘廉吏’。周玉麒是道光年间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及岳麓书院山长。周寿昌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二甲第2名,相当于当年全国第5名,曾任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12月18日,杨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易泽宏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聊起村里的历史时滔滔不绝。
易泽宏介绍,当代周氏也是人才济济。开国中将周问樵、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周正刚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杨桥村周姓人家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就有十几位,周炳文、周奠民、周庆福、周树龙、周春梅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为此,杨桥村建起了一座思益书院。易泽宏说:“建设思益书院,就是传承杨桥村的历史文脉,将优秀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想打造一个集农耕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思益书院位于杨桥村塘冲片区。明洪武五年(1372年),周氏始祖从江西迁居当时的长沙县塘冲,后称杨桥村。2016年,原杨桥村、湖西村、民望村合并成新的杨桥村。如今,塘冲片区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已被建设成为塘冲园美丽屋场。走进塘冲,宽敞平整的路面、和谐美丽的田园景色、花香草绿的庭院,让人心旷神怡。
走近思益学院,大门对联就映入眼帘:“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书院展廊里有“昌文兴教,人才辈出”“耕读之风,代代相传”等一代代前贤事迹展陈,既有周宣猷、周有声等14位进士和52位举人的简介,也有许多烈士的事迹,还有考上名校大学生的名字。
书院右侧的书屋墨香满溢,摆放着各类书籍。易泽宏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些书籍全部是由在外工作创业的杨桥子弟及其他爱心人士捐赠的。
书院外面的路旁还树立着很多宣传石碑,上面录着当地进士的简介,有些人家的墙上还绘有进士画像并配诗文。其中一面墙上写有村里进士周寿昌的《晒旧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以小见大、托物抒情的小诗感人肺腑,令人掩卷长思。
2022年8月25日,思益书院正式开院。这一天,桥驿镇在思益书院广场举行了2022年度“益桥计划·奖优兴教”表彰大会,对2022年度在中考、高考、硕博招考中的优秀学子和教育工作者予以奖励,全镇211名师生受到表彰,发放奖金28万余元。其中就有来自杨桥村的优秀学子。思益书院“优秀学子”榜录有众多考上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名校的学子名字。“2023年,我们村又有十多人考上大学。”杨桥村村干部周烨婷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介绍。
思益书院也成为了村民读书、娱乐、学习手艺、开展志愿活动的场所。11月29日至30日,望城区妇联就在这里开展了“美家美妇美庭院”精品课程之“手工拖鞋编织”活动。
下一步,杨桥村计划围绕思益书院周边美丽宜居村庄集群,申报3A级景区和长沙市中小学生教育研学基地,同时,准备发挥杨桥村人才优势,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每月定期邀请大师召开湖湘耕读文化研讨会,打造长沙网红打卡点。
 
能起飞:村民年增收约400万元
“‘能起飞’,指的是滑翔伞基地的‘起飞滑翔’,指的是杨桥村集体经济的‘起飞’,指的是杨桥村发展的‘起飞’。”易泽宏介绍,几年前,杨桥村还是一个传统村庄,村民们主要是务农,或是外出务工,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近年来,杨桥村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幸福指数日益增长。”
“最近一段时间,在我们这里上班的‘阿姨’都在加班。”12月18日,杨桥村村民李鑫刚、王琦夫妇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们于2018年成立公司专门加工销售辣椒萝卜等农产品。
“我妈妈喜欢做辣椒萝卜,我爱人有时就会把妈妈做的辣椒萝卜送给一些朋友。”李鑫刚回忆,吃过的朋友都说好。王琦补充道:“有些朋友吃完了还想再吃,但老是要我们免费送,他们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便建议我们销售。”
王琦和李鑫刚的创业计划就此开始。“村书记易泽宏经常跟我们聊天,帮忙分析问题,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并坚定走‘小而精 优而美’的乡村企业路子。”李鑫刚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近几年来,李鑫刚、王琦夫妇通过主动接触客户、上门营销,已经与省内几家大型连锁客户签订供货合同,累计终端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
本村累计有30余名女村民在李鑫刚、王琦夫妇这里上班。“在这里上班离家近,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赚一份收入。”需要照顾两个小孩的村民方小青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里的工作时间是上午8:00到下午4:30,早上送完小孩上幼儿园刚好到上班时间,下午下班则刚好去接小孩放学,“老板中午还提供免费的中餐,非常好”。目前,方小青的月收入约3000元。
从2017年始,杨桥村与长沙天弘户外、湖南丁丁旅游等文旅企业探索村企合作、共同开发经营模式,流转土地1500余亩,连片建设旅游打卡项目,引进滑翔伞、黑麋峰欢乐谷、玻璃漂流等户外项目。滑翔伞项目成为长沙的热点游玩项目,在某社交平台的全国同类项目中排名第一,日均游客量近400人次。稻鱼共养、北城小镇食品加工、水果种植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拉动了乡村旅游,推动了当地餐饮、民宿、农副产品等发展,带动村民务工就业百余人、个体创业40余户,村民年增收约400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0万元。杨桥村做到了产业能发展、集体有收入、村民有收益。
比如,与滑翔伞基地一路之隔的湘味小厨就经常宾客盈门。店主周畅夫妻原本在西安开餐馆,201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回家创业,起初生意冷清。随着滑翔伞基地的火热,餐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去年收入六七十万元,比最初翻了几倍”。
原本围绕三尺灶台打转的家庭主妇陈慧,成为滑翔伞基地的前台后,每天接待着天南海北的各地游客,每年收入达10万元。
在乡村一步步发展的同时,易泽宏又有了新思路。“中国有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它其实提醒我们要想办法保住发展的势头,而传承优良家风就是一种好办法。”易泽宏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村里通过思益书院等平台传承“耕读传家、崇文尚教”的精神理念,同时还成立了以村书记为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全体党员和村民都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推出“移风易俗评比榜”“好人好事评比墙”。“我们还走进每家每户进行了解,总结他们的家风家训,形成对联。”易泽宏说,“这些对联正在制作当中,过一段时间就将挂在村民家门口。”
一幅文化美、产业美、生活美的多彩画卷正在杨桥村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