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30日> > 总第3085期 > 13 > 新闻内容
周南女校:被誉为“妇女人才的摇篮”,向警予、陶斯咏、蔡畅并称“周南三杰”
新闻作者:文/胡桂香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南女校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毁家兴办,“周南”秉承《诗经•周南》义旨,始称周南女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朱剑凡从日本留学归国,认为“女子沉沦黑暗,非教育无以拔高明”。他不顾清廷禁止女校明令,捐银近12万元,以长沙泰安里私宅花园房屋为校舍,开办女学堂。为避清廷禁女学之忌,考虑家塾是中国办学传统,朱剑凡便将女学堂命名为“周氏家塾”,1907年才正式命名为周南女学堂。
周氏家塾开始时只有周姓学生10余人,后逐渐增加外姓女子入读,到当年秋季,已有学生百余人。周氏家塾设二年制简易师范科,附以小学和蒙养园。办学中特别注重弘扬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并且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办学精神。
1907年,随着学部颁发《女学堂章程》,周氏家塾改称为私立周南女学堂,这是湖南省较成规模的私立女子学校之一。学校除继续办师范本科外,还添设了缝纫、音乐、体操等专修科。随着班次增多,规模扩大,必须增建校舍。朱剑凡毅然将私宅花园全部献出作为永久校址,而且变卖私有田产,以所得的价款购买了地皮用来扩建房屋。朱剑凡的夫人被丈夫办学的赤诚所感动,也将陪嫁的金银首饰慷慨捐献,作为学校经费。这种毁家兴学的创举,在中国教育史上并不多见。
周南女校的办学方针为“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为社会改革和建设而服务”,课程建设坚持四个原则,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推陈纳新、立足本国。全体师生均应“敬情将事,有严肃风、无浮嚣气,寓活泼于秩序之中”。该校强调启发学生的觉醒,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鼓励学生立志求妇女解放。因此明言,凡未婚及订婚未嫁者都可入学,贫因学生也可在校半工半读。该校自开办到1916年,共培养五个班的师范生,学员均先后从事教育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在办学上,周南女校还特别注重身体素质培养。1907年,周南女校举行第一次运动会,开湖南省女校运动会之先河,也是长沙市中学运动会之首例。据统计,在1925年至1948年间,在省级、国家级运动会上,该校共夺得女子游泳、网球金牌各1次,其他荣誉也收获颇多。周南女子中学的排球队非常有名,曾先后多次获得省运会冠军,4次获华中运动会冠军,1次获全国运动会冠军,1948年上海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该校女排代表湖南进入决赛,与实力雄厚的上海队、台湾队打成平手,并列第一名。此外,周南足球队也是湖南女子足球运动中最早成立的队伍之一。
周南女校造就了大批妇女人才。其中,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先驱的中共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向警予,就是该校师范科毕业生。而向警予、陶毅(斯咏)和蔡畅亦被称为“周南三杰”。著名作家丁玲也是该校学生。该校拥有一批知名教师,资深教育家徐特立,国学家李肖聃,革命家张唯一、周以栗、熊瑾玎、陈章甫,著名诗人吴芳吉等都曾在该校任教。
五四运动中,周南女校学生办起周刊《女界钟》,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唤起妇女冲破古人“四德”的樊篱,成为湖南妇女界最早的革命刊物,吹响了男女平权的号角。该刊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奸商,抨击军阀官僚;集中地讨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反对男尊女卑,要求男女平权、教育平等、社交公开,反对蓄婢、缠足;宣传妇女要谋求解放,必须首先做到婚姻自由和经济独立。该刊对当时的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影响很大,出版了5期就被反动军阀下令停刊。
20世纪20年代初,周南女校是新民学会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当时,毛泽东、蔡和森经常来周南女校与校长朱建凡等商讨社会问题。新民学会19名女会员中,周南师生占13人,向警予、陶毅、劳君展、周敦祥、魏璧等都在其中。
朱剑凡毁家兴学,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事迹,在校内广泛流传。该校还创作了《纪念朱校长》的歌,并建有“剑凡堂”。从民国八年(1919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周南女校有毕业学生2182人,因此也被称为“妇女人才的摇篮”“女革命家的摇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