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10月19日> > 总第3079期 > 3 > 新闻内容
她带157名洋徒弟飞针走线,让湘绣上太空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今年国庆期间举办的长沙·沙坪湘绣文化艺术节上,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22年“沙坪湘绣”产值突破2亿元,占全省湘绣行业总产值70%以上,从业人员5000余人,已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居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涌现了一批研发创新劳动模范和湘绣大师。今年50岁的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副馆长毛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湘绣画师第五代传承人……
“追着画稿的纹路下针,起针的地方要错落开,这样才会有层次感……”在毛珊的刺绣工作室里,十几张绣绷错落摆开,毛珊和绣师们手中的针线飞快地起落穿梭。这门细致功夫,对于旁观者而言,要凝神看个十几分钟,才能辨别出一片花瓣添了些光泽,或是一片羽毛丰盈了少许。于毛珊而言,这是她已坚守了半辈子的事业。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带你走进这位大师的湘绣世界,看她如何用一针一线描绘乾坤。
 
苦练绝活!她的作品搭乘神九神十飞船“上天”
走进毛珊的湘绣馆,参观者都会被她的作品震撼到——花草山水,画绣兼精,人物动物,形同神似。毛珊告诉记者,“湘绣老虎苏绣猫”,湘绣的“老虎”之所以栩栩如生,是因为用到了一种叫“鬅毛针”的针法。
“使针呈聚散状撑开,撑开的一头用线粗而疏,另一头则密而细,把线藏起来。这样,就使人感觉到丝线像真毛一样,一头似乎长进了肉里,一头却鬅了起来……”学会这种针法,毛珊用了3年。
掌握了针法还不够,湘绣最难把握的部位就是眼睛,如何表达出灵性和光彩,是湘绣独特的魅力所在。“我第一次绣眼睛时,绣出来的老虎像在打瞌睡。”后来,还是她的老师湘绣鬅毛针传承人左季纯给了她答案——挑出一根墨绿色的丝线绣进老虎眼睛里。针停,老虎眼露精光,顿时生威。“这一幕也点亮了我的眼睛,也使我下定决心好好传承、发扬湘绣。”
很快,毛珊迎来了一次将湘绣“送上天”的机会。2010年,国家航天局找上了毛珊——他们想找一幅有代表性的湘绣作品,搭载“神九”飞天。欣喜过后,毛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神九载人飞船的搭载物重量限制很严,必须一斤一厘地计算,刺绣所用绢布必须是极轻薄的材质。在推翻了十几版的图稿后,才定下了最终版:以国花牡丹为主,双面异色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毛珊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这幅作品上。“最后,我们团队的作品《飞天绣》赢过了几十家湘绣企业,顺利上天。”
然而没过多久,又一个好消息传来:神舟十号飞船计划发射,湘绣又迎来了一次遨游太空的机会。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毛珊和团队便更加大胆地设计绣稿。“那时恰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于是我们计划绣一幅人物绣像。”
8个月,230多万针次,十几种针法,才绣成了这一幅《伟人的梦想》。绣面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字样洒脱遒劲,远景为地球表面和浩瀚星空,可以遥见神舟十号的发射架、火箭、天宫一号以及辽宁舰,中景则是韶山,“而人像,我们选取的是毛主席笑得最灿烂的一张照片为参考,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支持与祝福。”
 
传承湘绣!她广收徒弟,带出200多名学徒
时间倒退回毛珊的童年,她和湘绣的缘分也是从“传承”二字开始的。
“小时候,家里的女人们无一不是优秀的绣工。”毛珊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妈妈的棚架下爬来爬去长大的。在8岁时,小姨绣一幅八骏图,看得毛珊心醉神迷。“我央求小姨让我试试,小姨便将绣线劈开,让我刺下第一针。”
而毛珊在刺绣和绘画上的引路人,则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湘潭湘绣厂负责稿样设计的外公李碧涛。“外公每次都在绢、蚕丝布上做绣稿设计,一次,我就趁着他不在家,爬上绣架,接着画布上的水纹。”回来看到毛珊稚嫩的笔法,外公不但没生气,反而让年幼的毛珊跟着他学习工笔画。“这妮子,以后肯定不一般。”后来,她更是拜了湘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湘绣鬅毛针传承人左季纯老师为师,并逐渐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湘绣大师。
“这么多年和湘绣打交道,我明白了一件事,要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湘绣传承下去、焕发新生机,不能只靠个人的努力。”于是,但凡有人来拜师学艺,不论是60后还是00后,是周边村民还是远道而来的学生,毛珊都倾囊相授。“我教过的学徒,在沙坪当地都有两百多人了。”
而她的徒弟们,也不负毛珊重望。在首届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冠军的魏美丽、荣获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的“湘绣行业状元”周友如、湘绣业内第一位95后传承人李静……近年来,有近三十人通过她的培养、推荐获得省市级行业大师称号。
也许是遗传,毛珊的女儿也喜欢上了刺绣和画画。“女儿打算与我合作一幅湘绣作品,作为她的毕业设计。”毛珊希望以后女儿能成为湘绣艺术的00后传承人,“不过,如果有更多年轻一辈愿意传承与发扬湘绣艺术,那就更好了”。
 
走出国门!她线上直播吸引海外观众
“湘绣作为湖南的‘省粹’,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元首和政要。”但当毛珊真正产生“让更多的湘绣作品走出国门”的想法,是在2019年,一次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赴印度的考察。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在印度,毛珊见证了另一个刺绣世界。“当地的绣匠有男有女,没有专门的场地,就在村里工作。”尽管环境不佳,但绣匠们的工艺和针法仍十分精美,经久不衰地传承了千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在村里看到的坚守传统技艺的湘绣绣工。”
在交流中,尽管语言不通,但印度绣匠们对毛珊从事的“湘绣”也十分好奇。毛珊找出了自己作品的图片,结果一幅《豹》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毛珊用鬅毛针法绣成的作品。“他们惊叹,这幅几可乱真的作品怎么可能是绣出来的?”
于是,她带着印度绣匠们注意图中的纹路肌理,大家才相信这真是刺绣,纷纷向毛珊请教。“翻译对我说,他们之前从不知道湖南,也不知道有这么神奇的绣法。”这句话,让毛珊自豪,也让她产生了一个念头:有机会,要让更多外国人都认识、了解、喜欢上湘绣!
2022年,毛珊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徒弟——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亚美尼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157名海外留学生。这是毛珊的湘绣艺术馆与大连外国语学校合作开展的汉语桥线上交流项目,算是她将湘绣非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第一步。
“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刺绣简况、湘绣概况、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简介、湘绣技法课程等多方面的湘绣知识。”一周的线上直播和210分钟的录播,除了留学生,还吸引了近千名海外观众观看。
“湖湘文化正以一种传承和创新的理念、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国际化的舞台……”毛珊希望,能为湘绣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湘绣不仅能‘上天’,还能走出国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