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体现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我喜欢公益,因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无穷的力量,陪伴我一路成长。
5岁那年,爸爸在西藏边防部队服役,我随妈妈探亲。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要去部队援建的小学开展共建活动。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跟随爸爸一同前往。
这是一所山里的小学,只开设一、二、三年级,总共只有20多个学生,混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他们是一群藏族孩子,穿着民族服装。我让妈妈购买了笔记本、铅笔、文具盒等文具,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这次经历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公益”,让我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中小学阶段,由于妈妈工作的机缘,我参加了“儿童幸福家园”志愿服务的国际项目,为留守儿童表演节目;利用寒暑假,我参加了爱我家园、感恩父母、结对关爱孤儿和孤寡老人等互助扶贫活动;我还跟随非遗传承老师深入贫困山区,参加手工技艺进乡村活动;也远赴新疆参加湖南-吐鲁番亲子善行之旅等公益活动,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还参加了湖南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系列公益募捐,每年“99公益日”,我都会尽微薄之力……做公益、做慈善已成为了我的习惯。
大二的寒假,在热爱公益的欧伯伯介绍下,我接触到了一对双胞胎脑瘫患儿。春节前夕,我用零花钱购买了零食、生活用品,来到他们居住的老旧小区探望。他们的爸爸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妈妈则在家看护他们。对于我的到来,哥哥显得非常开心,因为我带来了他最喜欢的“安慕希”牛奶。能够在偶然之间挑选到他心仪的食品,我也很开心。他们的妈妈告诉我,哥哥做过开颅手术,只要康复效果理想,等到他18岁可以再次手术。为了康复治疗,这些痛苦他都勇敢面对,让我打心底佩服。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帮助关爱他人的决心。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伙伴们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人带去光明和温暖。
2018年以来,我开始结对邵阳的一位谭爷爷。谭爷爷的老伴早已离世,女儿嫁到外地,家庭条件一般,两个儿子因家庭贫困,均未成家,其中小儿子是个残疾人。第一次走进谭爷爷的家,除了看到一些农具和必备的生活用品外,别无他物。周围邻居全是崭新的砖房,唯独爷爷家还是陈旧的木房。爷爷快90岁了,每天砍柴、种地、养鸡,还要照顾意外致残的小儿子。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他一个人头上,但他从不唉声叹气,不怨天尤人。从谭爷爷身上,我看到中国老百姓的勤劳、纯朴、善良、坚韧、自强、乐观的优良品质,敬佩感油然而生。
每逢节假日,我只要回邵阳,就一定会抽时间去谭爷爷家,买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没时间回去,我也会委托姑姑代我看望。到现在,我已陪伴谭爷爷4年多,出于孙辈对长辈的敬重,我的爱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今年暑期,通过妈妈的牵线,我又结对了慈利县一位91岁的老奶奶。奶奶的孙女在慈利一中读书,我从自己的压岁钱里每月拿300元作为给小姑娘的助学金,希望她能圆满完成学业,让奶奶安享晚年。
如今,我已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公益伴我走过了17个春夏秋冬,我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不断成长。公益付出,传递的是一份感动,每一份爱心,都传递了一份温暖。用爱守望、用心相助,点点滴滴,终汇成爱的海洋。
众人拾柴火焰高!愿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让我们用爱去感化人,让我们用爱去拥抱世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变成更加美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