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让人惋惜的故事。某知名舞校的一名学霸,到了高年级忽然厌学了,坚决不再跳舞。家长没有办法,将孩子以舞蹈特长生的方式留级一年,转回老家某普校,补文化课业。但是,转学后还是不得安生,因为以舞蹈特长生入校,自然要经常参加学校的舞蹈排练和演出,这个孩子仿佛与舞蹈有仇,拒绝所有跟舞蹈有关的活动,跟家长个学校死犟,新的生活困难重重……
这个孩子最初是非常热爱舞蹈的,吃了很多苦才考进舞校。进附中后,家长生怕孩子落后,甚至卖掉了一套房,找各种各样的老师,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补课。这一补就是好几年,孩子的文化成绩因此一直名列前茅,专业成绩也数一数二,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些只是表象。在漫长的、无缝衔接的补课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变得非常疲惫,精气神被透支得厉害,伤病也开始频繁出现,原来单纯对舞蹈的热爱,逐渐变成了麻木和厌倦,以至于每周末返校远远地看见舞校的校门,就控制不住地哆嗦……
这孩子走到现在真是可惜。如果没有卖房集资补习,她可能不那么出色,可能没有那么多光环,可能偶尔忍不住偷买零食被老师批评,可能和同学闹闹矛盾又和好,可能在某个文化课不小心睡着,然后又在某个瞬间把自己掐醒……如果,父母给她留多一点白,让她慢慢成长,她可能会依靠内在的动力,拨去外在的诱惑,照见喜欢的道路。
但是,她的父母最大限度地使用了杠杆——陪读的杠杆、补课的杠杆、时间的杠杆、金钱的杠杆、期望的杠杆,这些杠杆全都拉满,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是,它有巨大的副作用,会对孩子产生反噬。
对未来的向往,对梦想的激情,强健的身心,满格的自我驱动,适当的玩乐和松弛,这些才是支撑一个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太多长时间的、超出承受能力的被动性课外班,会消耗和磨灭孩子的激情,会打击她的自信,会摧毁她的身心健康,会让她从根本上产生怀疑:这条路看不见光、漫漫无期,我还要继续下去吗?高投入未必换来高回报,也许意味着高风险。父母拼命折腾,把娃撂倒在起跑线之内,类似的故事在文化类普通中学也不少见。
有另一个女孩,从幼儿园开始卷英语,小学卷完大部分初中内容,初中又卷完了大部分高中内容,然后进了高中,突然卷不动了,抑郁了,导致如今一直在休学中。
据说,给她补课的老师是当地最牛的。从小到大的培训费有150万之巨。现在,女孩她妈哀求女孩:你再挺两年不行吗?挺到高考后随便你躺平!女孩回答:我一天也挺不了了!这些年我就是一个读书机器,我窒息我缺氧我喘不过气来你懂吗?!
为了让孩子考上好高中和好大学,很多家庭不惜血本,疯狂投资。家长们就像赌红了眼的赌徒,亢奋地坐在命运的赌桌上,孤注一掷地下着赌注……悠着点吧。
家庭教育是一项关于人的工程,人的成长是漫长的,它的成败和心灵、情感有关,它的过程复杂多变,我们应该对每个孩子的未来保有敬畏,遵循成长规律,富于耐心地陪伴和等待,像农民种地一样顺其自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农业是缓慢的行业,是依顺大地和四季的行业,是充满未知和诗意的行业,是自然和自洽的行业。
如今的人们太商业思维了,把做生意那一套直接搬到孩子身上,投资、回报、算计、博弈,急功近利,贪得无厌,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助益,只有损毁。对孩子的投资适可而止,既能保全家业,也能保全孩子的身心,何乐不为?真把杠杆拉满,把孩子读傻了读病了读呆了,眼睛读瞎了耳朵读聋了,身体读垮了心理读崩了,就算考上世界最好的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呢?到头来,不过是倾其所有制造了一个病人。
让我们后退几步,站在整个人生线上看,你会发现学习,孩子的某个行为、习惯,婚姻等等,在某个阶段你觉得无比重要的事情,都只是孩子人生庞大面上的一个点。
任何事都不能忽略时间这个因素,一定要眼光放长远,养孩子是一辈子的事儿,眼下的“聚焦”都是一时的。
孩子将来会走上什么样的路,父母可以干预,但不能一门心思按着自己的理想规划。
就像前段时间爆火的ChatGPT,就很鲜明地向我们说明,未来需要的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人才,而是不拘一格、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人才。
未来,也一定是颠覆我们认知的存在。
还是那句话,不要用我们现在的认知去养育未来的孩子。千万别养一个只会学习,其他一无是处的孩子。
那些贯穿孩子一生的底层能力,譬如:独立能力;遇到挫折不放弃、遇到困难不妥协的韧性;与人沟通据理力争、不伤害别人、也不委屈自己的社交力;遭遇低谷能迅速调整,而不是一蹶不振的抗挫力;在未来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些都是比成绩更重要的能力。父母看得越远、越全,孩子就被养育得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