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5346篇日志,记录了61岁病人的手术过程——日记页面左上角用铅笔标记着不同的数据,右下角配上让人能一眼看懂的小漫画。
这是一本“收藏”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内的“医学秘籍”,作者吴金术今年83岁,是该院的名誉院长、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作为团队的骨干,他61年如一日,出门诊、做手术、写日记,在医治病人的同时,用最传统的方式培养一代代“后来人”。
“我每年会写下200余篇日志,再挑选其中典型案例,编纂成书,供大家学习借鉴。”如今,吴金术写下了5346篇手术日志,留下了1000多部影像资料,而他与患者的故事仍在继续……
走遍湘西大山,传道解惑救人
吴金术的传医生涯,始于湘西。
1962年,吴金术结束了在湖南医学院的学习,和35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校。在湘西,他既在卫校教解剖和外科学,又在州医院管18张床,常常下了手术台,就上讲台。
那时,湘西的老百姓常要跑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才能到医院,车是木炭车,路是黄泥路,病人往长沙送,常常半路上就折腾送了命。“这里太需要医生了,尤其是好医生。“于是,吴金术走遍了当时湘西州的10个县,不仅是去偏远山区出诊,还给县城、大山里的医护学生们传道、解惑。
1974年,吴金术来到保靖县人民医院开门办学,20个学生每天上午在医院学两个小时的理论知识,学完就进病房。
一天下午,吴金术刚带着学生查完房,就遇到了几位渔民的求救:“救救我父亲吧!”原来,是他们的父亲髂窝和背臀部肿胀得吓人,腿都伸不直,只能被儿子们用担架抬到医院。
吴金术当即决定手术。他叫来学生:“记不记得之前学过的穿刺?”几个学生迟疑地点点头。吴金术一边做起穿刺手术,一边向学生耐心解释步骤和技巧。“只要有机会,我都会轮流带着他们上手术台。”
湘西农村里的赤脚医生也是吴金术教学的对象。山里低矮的茅屋,支起蚊帐,既是诊治现场,也是吴金术和这些赤脚医生们相互交流的地方。“有时遇到去不了县城、自己又没法诊治的病人,他们就会来找我。”
一次,凤凰县一位赤脚医生给吴金术打来电话,说当地一名年轻农民得了溃疡病穿孔。“我赶到后,发现手术需要捻针麻醉。”这种针麻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但需要熟练的技术。“等到手术后,村医果断地问吴金术:“吴医生,能不能教我手法?”吴金术答应了,此后每到凤凰县,他都会与这位赤脚医生交流,“他给我讲他碰到的疑难病例,我给他讲新的知识”。
在湘西工作13年,吴金术走出了一副好腰板,带出了一批好医生,成了湘西老百姓的健康“护身符”。1980年,他回到长沙,被调入省人民医院工作,但他传医的道路,从未停止。
5346篇手术日志,1000余部手术录像
吴金术有一个习惯,每次手术后,一定要在手术台边或当天晚上把病人信息、治疗方法、手术过程,用文字、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个习惯,从1990年保持至今,他的手术日志,也从最开始的几张打印纸,积累到如今的第5346篇。
“随着年龄增长,我总是思考,要把什么东西留给年轻人?”吴金术认为,自己的医学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要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让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更大的进步”。
为此,吴金术每天坚持写作,将这些记录编纂成书,相继出版专著22部,共计1450万字,成为写书最多的医生之一。这些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是吴金术和团队通过一个又一个病例、一台又一台的手术换来的,包含艰辛、幸福、血泪、教训。他说,这些宝贵经验需要传承,是用钱买不到的。
“今年出版的书,是关于老年肝胆外科手术的难点科普。”而这,正是吴金术这几年出诊和手术的心得。“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对于老年肝胆胰疾病,世界上还没有专著。因此,这本书是专门讲老年人的手术该怎么做。”吴金术说,他想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年轻医生,老年人不等于手术的禁忌,“关键是我们医生要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除了文字和图画,吴金术还拍摄、保存着手术的影像资料。对于典型病例,吴金术会带着助手全程拍摄,“学生做,我就拍,我在台上,学生拍。”就这样,不仅吴金术,就连他的助手们也成了娴熟的摄影师。
此外,吴金术的学生们拍摄过的录像带有1000多部。“我希望观看者能通过手术录像资料,还原真实的手术过程,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
这些资料都留给了学生和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们,他们时不时就会拿出来学习。“我掌握的知识,是许多患者临床为我累积的。总结留下来,不仅是为了后辈们的成长,对患者来讲,这也是一件好事。”
严师出高徒,捐出奖励金
如今,提起指导过的学生和医护人员,吴金术总是笑呵呵的。“医学科学是日新月异的,我在这里给年轻人搭把手,是希望下一辈远远超过我们,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在学生和医护人员眼里,他既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也是一位严师。
吴金术对护士的要求很严格。“以前护士交班,一般只要求简单讲一下病人晚上的情况。”但吴金术提出了新的交班标准:必须回答清楚四个问题——病人做了什么手术,以往病史有何特殊性,手术有何特殊性,术后观察重点是什么。“如果不这样要求,他们对病人的认识就非常浅显,还怎么护理好病人?”
好几次,因为晚上工作疲劳、没吃早餐,加上过度紧张,一些护士讲着讲着晕了过去。“很心疼,但工作还是不能打折扣。”在吴金术的严格要求下,医院肝胆外科的护士们几乎成了半个肝胆专家。“我们的护士去外面讲课,比许多医生讲得都好。如今肝胆外科的术后护理流程,就是由我们一位护士长创新、坚持下来的。”
为了让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近年来,吴金术先后举办了23期肝胆胰外科学习班,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3000名学员参与,绝大多数已成为当地医院的骨干人才。
每次办班,学员积极性都很高。“一年大雪封山,一位西藏的学员路上花了半个月时间,赶到长沙已经散会了。”于是,在这之后,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吴金术会把很多讨论课题做成“菜单”,学员们对哪段感兴趣,可以“点菜”,学习交流因人而异。经常有学员提出取消“会餐”,改吃“快餐”,节省中午一两个小时加班学习,加晚班也是常事。
2007年,湖南省人民医院设立“吴金术科技奖励基金”,旨在奖励医学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吴金术将自己获得的几十万元奖励全部都捐了出来。提起对年轻医生的希望,他一直重复的一句话是:成为一名“好医生”。
如今,吴金术仍每日查房、手术、写书,周末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指导基层医院。“医学需要传承,将知识和经验奉献给年轻人是我们老医生应该做的事情,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帮助、认可和鼓励,我会继续将余热散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