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8月24日> > 总第3072期 > 14 > 新闻内容
平江启明女校:宣扬放脚、禁束胸,胡筠在此求学时曾带头剪辫子
新闻作者:文/胡桂香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起平江的教育史,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人物,她就是民国时期人称“平江师母”的李樵松。她与丈夫凌容众一道,创办了平江历史上首个女校——启明女校,掀起了平江新文化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高潮。
李樵松,1872年出生在平江县虹桥镇长庆乡的一个富裕家庭。她从小聪慧好学,作为秀才的父亲李健生破例送她到长沙谈新学堂读书。1905年,湖南巡抚端方选送20名女生远赴日本留学,李樵松就名列其中,她是湖南首批留洋的女生之一,也是平江第一个出国留学的女学生。
在留学期间,李樵松逐渐激发了教育救国的思想。学成归来后,看到国人文盲众多,妇女大多目不识丁,萌生了兴办女学堂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丈夫凌容众的支持。
1907年,从日本留学归国的李樵松将出嫁时娘家留给她的一千多亩良田变卖,与丈夫凌容众筹资办起了“启明女校”,旨在“启发民智,明理自强”。女校设高小、工艺、补习班以及夜校,李樵松亲自担任学监,管理学校事务。可是招生广告贴出好几天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响应。李樵松夫妇便一家一户劝学,好不容易才招收到了7个女学生,编成一个班,不仅包吃包住,还对贫困生发生活费。
两年后,启明女校增设女子乡村师范班,1910年又增设实业讲习所(分校)。1917年,启明女校在县城鹤岭新建师范校舍,斥资增设图书、仪器教具,学校改名为私立启明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小学和职业学校,并将女子师范扩至4个班,职业教育类扩至6个班,小学也由五个年级扩至六个年级,拥有教职工34名。所有学生不仅一律不收费,学校还对师范生、职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适当给予膳食补贴。
建校初期,李樵松夫妇不仅花光了全部的家产,连烧茶用的铜壶也变卖了,甚至还借了女工的积蓄,才勉强维持学校的经营。为了筹集资金,李樵松和丈夫四处奔走募捐,得到了平江教育界人士方维夏、李六如、万珍甫、童文豹等人的大力帮助。后来,他们又将学生的优秀诗文、书画以及绣品在长沙展出,好评如潮。因而打动了省教育厅官员,同意每年拨发办学经费,学校乃得以坚持下来。
1921年3月,启明女校以平江私立启明女子师范专科学校的名称,呈准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湖南省政府在省教育厅预算中,专列平江私立启明女校补助费经常科目,每年准由省库径拨,不需临时申请,这在各县私立女子学校中惟此独有,可见启明女校办学之成功。
1922年冬,启明女校经费正式列入平江县财政预算。1928年,曾任湖南省都督、省长的谭延闿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他亲题“启明女校”校名,并由南京寄赠凌容众,嘉奖其办学之成效。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是启明女校的办校理念,学校先后开设修身、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以及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尽管在创办时期,也曾开设《女儿经》之类的讲经课,启明女校却是带头放脚、禁束胸、剪辫子、留新式女学生头,引起城乡女性纷纷仿效,成为平江妇女解放之先导。
以“启发民智,明理自强”的报国革命理想创办启明女校,培养出了许多中国早期的革命者、女干部和平江现代基础教育的生力军。革命根据地时期,启明女校成立了平江最早的共产党支部;平江早年投身革命的一批巾帼英雄,如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胡筠、中华苏维埃政府办公厅主任李华英、湖南省民主妇联主任董纯,她们也都是启明女校毕业的学生。
1924年,胡筠考入平江启明女校师范班,当时中共平江县支部负责人余贲民任女校园艺主任,在校内发展共产党组织。女校内民主气氛浓厚,学生们思想活跃,常在一起畅谈理想,探讨宣传救国之道路。胡筠带头倡导放小脚,与同学共同发起剪发运动。她率先剪去脑后发髻,留着齐耳短发,更显得英姿飒爽。在她的倡议下女校学生纷纷响应,全剪成了短发,满城轰动。
新中国成立后,启明女校并入县立中学,沿袭发展于是有了如今的启明中学。办学43年,启明女校累计为平江培养女界人才4千多人,其中培养各种职业技术人才2千余人,她们成为平江县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和各条战线女干部的主要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