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20日> > 总第3067期 > 11 > 新闻内容
家庭教育怎么做“联”字文章?用湖湘文化抓三点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章清清 记者 吴小兵 李超 吴雯倩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17日,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芳出席并讲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省社科联社会组织行业党委书记王和平,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钟斌,省社科联学会工作处处长、社会组织行业党委副书记刘平,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晓军等出席会议。来自省直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14个市州家庭教育专家等1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了《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章程(修正草案)》,选举产生了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湖南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付瑞芳当选会长,李桂梅、何庆南、张丹丹、胡桂香、凌辉等8名同志当选副会长,王卫华、文贤庆等18名同志当选常务理事。
新任会长付瑞芳在表态发言中表示,今后,研究会将深入开展新时代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探索个性化、定制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样态,通过举办主题论坛、学术会议、课程研发、建言献策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会上,李晓军希望研究会严格依法办会,做到按章办会、民主办会、 科学办会,强化服务意识,尊重和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强化使命意识,在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有新进展。
王和平要求,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以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引领研究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主动调动广大专家、会员的积极性,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注重加强研究会秘书处的建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服务好广大会员,让会员有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激发大家的参与度,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研究会办成一流的社团机构,聚力推动湖南省家庭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黄芳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须持续深入学、及时跟进学,全体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家庭教育“根本点”,紧扣民之所需,找准家庭教育“着力点”,做好“联”字文章,共创家庭教育“发光点”。
她强调,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要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家庭教育工作中凸显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分析问题成因,开展理论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立足湖南省情民情,结合湖湘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好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突出目标导向,注重研究创新。还要注重服务实践,积极回应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新期盼新需求,用理论指导实践,更好服务家庭服务社会。一方面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同时又巧借外力,形成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联合效应;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互比互促、相辅相成”的工作模式,健全完善市、县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工作机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和指导服务平台建设,激发教学科研活力,大力提升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率,为全省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可复制性的模板。

换届大会后,还进行了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一起听听专家的精彩分享吧!

  何庆南: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家庭教育不是独白,而是对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是要‘装满篮子’,而是要‘把灯点亮’。”刚刚当选的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做了题为《以儿童过敏科普为例:家庭教育指导者与家长应该知道的》的专题讲座。他从健康、管理、能力、传承四个层面,将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融会贯通,以“儿科不是‘哑科’”和“宝宝过敏”为小切口,与家庭教育进行类比关联,生动地阐释家庭教育指导主动服务比被动说教的收效更好。他认为,家庭教育与医学人文是有共通性的,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平等对话才能持久,要重视互联网时代对青少年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力,守正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凌辉: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凌辉教授刚获选成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她在题为《孩子成长的安全基地:亲子依恋与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中,以经典的哈洛恒河猴实验导入,专业、具体地阐述了依恋的概念、发展与类型,以及如何重建依恋,深度地揭示了安全型依恋是孩子成长的安全基地。她重点强调养育者对婴儿积极的态度、敏感地回应、互动的同步性、为他们提供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是安全型母婴依恋形成的条件。
凌辉通过两个视频片段进行对比示范,强调高质量的亲子依恋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前提。并提出建议:家庭教育中“关系”大于教育,也就是说,家长要学会自我觉察,避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打着“为你好”旗号的“自我感动式”的爱;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给予孩子真正能够“感受到支持和温暖”的爱。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庭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